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80章 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80章 不信东风唤不回(3 / 3)

熙春堂上,只留下文秀一人,正欲起身回书房,忽听堂外一阵环佩叮咚,就见文娇小慧主仆二人翩翩而入。

见此情此景,文秀心里一阵狂喜,不由地吟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晓陪宴,歌罢酒阑人正卷。

危坐中堂,倏见仙娥出洞房。”

文娇目不斜视地如入无人之地,见案几上香炉内香灰堆积,便径直走过去,从云髻上抽出金钗整理余香。

文秀接着吟道:

“博山香烬[2],素手重添银漏永。”

文娇也不接话,一副目空一切的高傲样子。弄得文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好生尴尬。

————————————

注释

[1]文房四宝

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

[2]博山香烬

香烬,指焚香的余烬(包括未燃尽的碳和燃尽而成的灰)。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博山炉内的香已成余烬而尚未燃尽成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