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44章 甘为浮词又陆沈

第44章 甘为浮词又陆沈(2 / 5)

,悟尘只是报以一笑。

完哲笃见悟尘不理不睬,心里骂开了:“这小秃驴真可恶,看我笑话。如果坏了我的美事,我跟你没完!”

明长老虽年逾七十,并未老悖;世间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

今见完哲笃一定要赠送银两,一定怀有什么目的,他不肯直说,大概读书人拉不下脸面,不好意思开口,那就让老僧问吧。

于是道:“先生,是否有什么事相托?”

完哲笃喃喃地道:“是,是。”

“先生,但说无妨。”

完哲笃道:“时间过得好快,又近晚春。而我,还在奔波飘零之中。晚春将尽花已残,借酒消愁酒亦残,醉过之后,仅有片时清爽。酒醉中暂且打发一天来迎接新的一天,然而斜阳已去,月要东升……”

明本默默地听着,心里想:你到底要跟我谈什么?谈你无所事事?探讨人生短暂?

完哲笃最后说:“这寂寞的长夜,我该如何度过呢?”

【二】《次韵答盛秀才》明本.诗

明本闭着双眼,似在养神,又像是在倾听。

听到完哲笃的提问,明长老睁开慈眉祥眼,徐徐而谈:“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越是喧嚣处,往往更孤独。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方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随后,明长老又吟了一首诗:

“风月何缘事苦吟,

拟将英誉压鸡林;

几回立尽三更月,

一字搜空万劫心。

梦里忽惊霜入鬓,

梅边不觉泪沾襟;

可怜半世聪明种,

甘为浮词又陆沈。”

完哲笃心中大喜,倒不是这首诗,而是因为起先的谈话里提到了“喧嚣处”。这就好办了,我正好顺着“喧嚣”找“幽静”。哪儿最幽静?寺院嘛!

随即说道:“长老之言,小生备受感悟。若能长期听受长老的教诲,乃小生之大幸也。”

“先生过誉了,若先生不嫌弃老衲,可常来小寺品品老衲的清茶。”

“小生求之不得,只是小生的住所离宝刹尚有一段距离,来回奔波,浪费时间颇多……”

“先生暂居何处?”

“小生在此地并无亲友投奔,目前暂借招商客寓居住。无奈,客店正是四方杂处之所,嘈杂烦嚣,使小生无法温习经史,耽误了文章。所以想找一个幽静之处,租借一间半间的斗室,避开尘嚣,也好专心致志地攻读。”

明本听了,点点头道:“是啊,读书需要安静的环境,不知先生找到否?”

“唉,难哪!连日里东奔西走,一事无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