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17章 落日晴沙白鸟眠

第117章 落日晴沙白鸟眠(4 / 6)

“你说,我见了我好姐姐,如何开口啊!”

“没关系,让小僧来说……”

————————————

注释

[1]大人、老爷、少爷等这些称呼,是什么朝代才出现的?

清宫剧从来都是古装剧的主角,不管是出品的数量还是作品覆盖的题材范围,清宫剧相较于其他任何朝代剧都是遥遥领先。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清宫剧数十年来的长期“垄断”,导致导演、编剧和演员都越来越“清宫化”——不管什么朝代的剧拍出来都透着一股清宫味儿。

比如清朝常用的“大人”、“奴才”、“小人”、“喳”等称呼,就经常被张冠李戴地安在其他朝代剧中,让人极为出戏。这就让青少年误以为,中华上下五千年都是这么称呼的。

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些“清宫术语”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他朝代时的常用称呼,免得大家穿越乱了……

(1)见官就喊大人,你以为是在认爹呢?

“大人”一词,在春秋以前,是指体型大的人。比如《国语.鲁语下》中记载的“防风氏”,便是大人的一种,也就是体型硕大的神异氏族。此外,《山海经》、《谷粱》等先秦典籍均有类似记载。孔子曾说:“丘闻之……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等到了春秋时代,“大人”已不再是单纯的表象之分,开始融入了抽象的等级观念。比如,《诗经》中的“ 大人占之”;《论语》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历代学者给了《诗经》里的“大人”很多解释,总结后主要有三种解释:

第一.道德高尚的人,占梦之官,位高权重之人。

但这可不是一般的有道德、有权利的人,必须是那种国家模范或者出身贵胄级别的人,才配被称一声“大人”。

第二.百家诸子、七国王室,可以称为大人。

战国时代,延续了“大人”贵族化的含义,专指那些血统高贵又品行高尚的人。

第三.大人依旧是指长辈,小人就是指晚辈

汉代开始,“大人”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开始增多。这时候,“大人”多指父母长辈。《史记.高祖本纪》有记载:“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这是汉高祖刘邦的原话,而这里的大人则是指他的父亲刘太公。

后来,大人不单单指父亲,也指母亲(母亲大人),甚至有时候作为家中长辈的统称。

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之句,其中的“大人”就是指婆婆。

唐代以后,“大人”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多指有地位的人,当时的官员被称为“大人”的现象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