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34章 常羡荆钗与布粗

第134章 常羡荆钗与布粗(4 / 5)

巷。

【八】《高凉村妇盼郎归.其二》歌谣

日夜盼郎郎不归,

割开禾来田要犁;

人家有夫赶牛驶,

我家唯有把锄挥。

日夜望郎郎不归,

五更三点公鸡啼;

人家出入成双对,

我家话向谁人提。

甄有才的媳妇今年刚满十八岁,比有才大三岁。由于丈夫天天不着家,媳妇一个人承担着家里的一切家务。

【九】《高凉村妇盼郎归.其三》歌谣

百里寻夫到天光,

又到徐闻与海康;

走尽花街和柳巷,

谁知夫在鸡婆床。

“我一定找丈夫回来!”有才媳妇把老婆婆安排给丫环照料,自己一个人来找丈夫。

她走了一百多里路,从夜晚走到天亮,从乡村走到城市,走遍了花街和柳巷,一直找到语蓉的床上。

看到躺在语蓉怀里的丈夫,小媳妇生气地数落起来:

“二八鸡婆巧梳妆,洞房夜夜换新郎;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装成一身娇体态,扮做一副假心肠;迎来送往知多少,惯作相思泪两行。”

小媳妇骂完了语蓉,又来劝说自己的丈夫:

“一生悲欢恨怨间,劝郎戒嫖把家还;一觉扬州梦应醒,为妻待郎情无限。”

语蓉不怪乎有才媳妇的辱骂,也过去帮着说服有才,把他劝回家,并嘱咐他回家跟媳妇好好过日子。

————————————

注释

[1]古人的名字

名字,就是让他人称呼的。但古人呼名,有许多的忌讳。《仪礼.士冠礼》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自谦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名,是一个人的称呼。婴儿在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古代人,主要是男人需要有字,普通人家的女子没有字,甚至名都没有。有字的男子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人。

字,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时的他称,即别人称呼时所用。

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如果他人是平辈,关系好,必称字而不用名,以示亲切。生疏的人之间称名,长辈或者高者对下称名。但用字称呼某人,则表现了特别的关系。

字是名的另一面解释,可以是相对应的意思,也可以是解释。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与名对应。苏轼字子瞻,是因为他的名和字都是当时的一位大名人所给,他的名“轼”为车前横木,可以让人站在马车上观看远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