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55章 故人西辞黄鹤楼

第155章 故人西辞黄鹤楼(2 / 5)

令他不许与外界接触。第二年,有人向文宗密告辽阳与高丽要奉妥欢贴睦尔造反。文宗乃昭告天下,声称妥欢贴睦尔不是元明宗的亲生儿子,并在至顺二年十二月派遣枢密院使尹受困、中丞厥干等从高丽接回了妥欢贴睦尔,转而流放他到广西静江[今桂林]的独秀峰。

妥欢贴睦尔在静江居住了一年左右。

在这期间,他寓居于大圆寺[2]中,受到秋江长老的细心教导。高僧传授给妥欢贴睦尔的不仅是佛法,更多的是儒家的文化。他学习了《论语》、《孝经》,并每日练习写字两张。

在大圆寺的这段日子里,虽然学习艰苦,但却是妥欢贴睦尔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他性格本就活泼好动,常常掘地为穴,撒尿其中,然后和成泥,做成各种玩具;又喜欢养“八角禽”,有时鸟飞到池塘中的枯树枝上,妥欢贴睦尔竟顾不得脱靴,下水捕捉,秋江长老多次加以制止;他还经常做孩子王,带领二三十个小孩做纸旗杆,插在城上……

秋江长老还注意培养妥欢贴睦尔的言行和举止,教导他说:“皇子乃国家金枝玉叶,不比凡民,见大官人来,切不可妄发言,亦不可不自重。”

于是,每当有官吏来寺里巡查时,妥欢贴睦尔就正襟危坐,官吏一旦离开,便嬉戏如初。

所以妥欢贴睦尔是“一时勉强,素非涵养有之。

【二】《醉西施-下阕》元曲

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

即使牡丹花下死,

就是做鬼也风流。

东风一夜轻寒透,

报道桃花逐水流,

莫学东君不转头。

元文宗驱逐妥欢贴睦尔以后,便于至顺元年十二月立自己的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

可是一个月以后,太子又死了。这对信仰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的文宗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尽管他们还有儿子燕帖古思,但文宗在至顺三年驾崩时遗言:“昔者晃忽叉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燕帖古思虽为朕子,朕固爱之,然今大位,乃明宗之大位也。汝辈如爱朕,愿召明宗子妥欢贴睦尔来,登兹大位。如是,朕虽见明宗于地下,亦可以有所措词而塞责耳!”

当时,把持朝政的权臣太平王燕帖木儿却没有遵照遗诏办事。为了操纵朝廷,他没有立年长的妥欢贴睦尔为帝,而是立了就在大都的明宗幼子懿璘质班[妥欢贴睦尔异母弟]继位,是为元宁宗。

不料,就在去年的十一月,元宁宗又驾崩了。

燕帖木儿欲立燕帖古思继位,但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怕遭到报应,殃及自己的儿子,便坚持要立妥欢贴睦尔为帝。

燕帖木儿只能同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