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缘最好。
为什么把十月初十日定为丰收节呢?
熟悉农业的人都知道,水稻在南方一般种两季,六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因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七月插下九月收割。收割、犁田、插秧十分忙,所以叫双抢。九月收割完稻谷,还要晒谷子,收入粮仓储藏;还要收花生、玉米及其它相关农作物,到农历的十月初十才开始真正的清闲下来,过节正合适。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当天,正处在秋收后农闲时,不用通知,客人都自然前来欢聚,即使是路过的陌生人,也可以入屋参加宴席。
节日当天早晨,家家户户都做十多斤的油糍和白糍,准备送给客人,并杀鸡宰鸭,炒好鱼肉;中午时分,酒肉上台,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汇聚,人们边吃边谈论一年丰收的景象,大家都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离去时,主人还给每个客人包上几只油糍、白糍带回家,让家人分享丰收的喜悦;晚上,青年男女还进行山歌对唱,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2]打雪仗
(1)打雪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的游戏。
这是一个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这是一个浪漫的游戏。总之,这个游戏总是让人忍不住心动。
每当大雪纷飞,便兴奋了那些孩子。他们来到一片足够大,雪足够多的区域,就一分为二,开始对战。打雪仗的过程中,参与者将雪制成雪球,抛向对方,也有将用手捧起一把雪近距离攻击。打雪仗的装备是耐寒的衣服,以及手套,但都不是必须的。一般没有胜负的情况,自开始至所有参与者均无意继续,或是时间不再允许继续为止。
(2)古人在冬季玩什么游戏?
一、深闺派的最爱:九九消寒图
漫漫冬日,古代深闺女性的室内“越冬”活动也是脑洞大开。
涂卡类游戏相信大家都玩过,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就已经有古代版的“涂卡游戏”了,而且形式丰富多样,还有个相当文艺的名字——《九九消寒图》
在明《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老北京的风俗画:“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也。”
一幅清疏梅花,花开九朵,每朵九瓣,一日一点红,八十一天后,就构成一幅红梅送冬图。绘《消寒图》既妙趣横生,又风雅易懂,是古时待字闺阁女性的心头最爱。
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外界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待到春风送暖,把这一冬的作品拿出来晒一晒,互相点评一番,在交流中满足深闺女子对彼此的好奇心。相对于现代人对着日历望眼欲穿的样子,古代女孩子“挨”过冬天的方式显然要雅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