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31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131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2 / 6)

友乾也在一旁帮腔说:“就像你杰克逊,虽然长的是黄头发,样子有些难看……”

“谁难看了?”杰克逊不悦道。

“你别急呀~”友乾接着说,“我的意思是,外貌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的做法,你内心的感受。”

“对!”纪绪道,“这种重文化、轻种族的观点,对后世将影响甚大。因为,它为各族群间的融合,以及吸收外来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

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佛教的汉化,都是汉文化包容性的生动体现。

就像我这个南方的汉人,却有着与北方蒙古人【1】同样的复趾,这就说明我们汉人族群是由南北两大起源不同的集群构成的;这也进一步表明,汉民族不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像我们这样一个民族,比起你们西方来讲,感觉如何?”

杰克逊说:“这哪能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纪绪道:“重文化轻血统,同样是中华民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这蓝帽回回,会不会用他们的思想影响你们?”杰克逊说,“反正我们大秦地界上的各个国家,早已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了。”

“蓝帽回回也想用他们的思想来影响东方世界。”纪绪说,“唐朝时期,一位聂斯脱利派的传教士阿罗本[alopen]从波斯来到长安传教,聂斯脱利派属于一个被基督正统派视为异端的教派。但在中国,它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礼遇,并由朝廷出钱在长安给他建了一所寺院,称‘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

当时有人称这些蓝帽回回为‘术忽’,也就是瞎忽悠,因为他们总想改变我们汉人的思想。我们汉人的思想,岂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崇拜是盘古女娲等诸神,在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更是那些传教士难以撼动的。

自唐宋以来,有30多万的蓝帽回回来到华夏大地。除了一丝都未改变汉人的思想外,他们却销声匿迹了。”

杰克逊惊奇地问:“让你们给杀了?”

纪绪道:“你这人,兽性不改!灭绝种族的事,只有你们西方人才干得出来,我们汉人,从来不做这种缺德之事。”

“那,那么多的蓝帽回回都哪去了?”

“都被汉文化同化掉了呀!”

“噢~”杰克逊频频点头,“看来,用不了几年,我也就变成汉人了。”

纪绪笑道:“你说的是汉语,用的是汉字,又想找一汉人做媳妇……其实,你现在就是一个汉人了。”

“是么!”杰克逊异常高兴。

【二】《报任安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