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129章 晷景馀三尽一年

第129章 晷景馀三尽一年(1 / 6)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意思是说,这一天是家家户户蒸馒头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主食的日子。

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常把除夕之前的两天,称为“小除夕【1】”。究其原因,据说是源于蒙古与宋朝的战争。

宋朝后期,南宋政权顽强地与蒙古打了半个世纪的仗。

蒙古人南下,主要有三条路线:第一是东线,走江淮平原,到长江下游直抵江南;第二是中线,走南阳、襄阳、荆州到长江中游;第三是西线,走关中、汉中到四川,然后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合围江南。

无论走哪一条路线,都要经过冀鲁豫三省。

蒙古是游牧民族,他们有个恶习,就是像蝗虫一样只要经过的地界都会掠食一空。

在攻打南宋之前,有些汉奸告诉蒙古人:腊月二十八是嫁出去的闺女回门的日子。这天,女儿带着女婿、外孙;姑姑带着姑父、老表;堂兄堂嫂带着堂侄子们,都会来到祖父家团聚,这叫做“辞年”。

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呢?

因为,二十九日是上坟请祖回家过年的日子。所有在外经商的男子也要在二十八日之前赶回家里,与成家立业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称之“大团圆年”。

蒙古人就趁着汉人团聚,增兵江南。过境的时候,他们大肆掠夺,往往收获颇丰。

为了避免被抢,冀鲁豫的百姓就提前在二十六日将猪肉切大块[坨坨肉]煮熟,二十七日炖好了“整鸡”,在二十八凌晨便开始敬神和祭祀,然后举家外逃避难。正月初一便还乡拜年,初二走亲访友,初三祭祖,初四回娘家……

现在国家安定了,也不必外逃“避年”了,而上坟请祖的仪式却愈加显得隆重。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设酒宴,多数地区在该日清晨请祖,焚香于户外称“天香”,邻居间往来拜访称“别岁”,活动通常要持续三天。

【一】《腊月二十八日》冯时行.诗

一大早,纪绪带着暮羽和有才锻炼回来,到厨房外等着吃早饭。

看着厨房冒出的袅袅炊烟,纪绪忍不住赋诗一首:

晷景馀三日,忧愁尽一年;

酒侵新岁熟,花待故枝妍。

邻里多遗馈,庖厨有盛烟;

拥炉风雪顺,春意欲相先。

听到纪绪吟诗,清婉悄然走出厨房,笑吟吟地说:“看来,纪公子也是个反复无常之人啊!”

纪绪问:“我反复无常吗?”

“是啊!”清婉道,“几天前,你还告诉我,这儿长骨朵儿,那儿也开花了,什么今年的春天比往年早;今天却又改口了,说什么,今年的春天太过谦让,不愿意与风雪相争,便留下冬意在人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