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但徐景昌毕竟不是大明的人,他的思路很开阔……一个关键,就是要让两个文明能够进行贸易,能够有正常的物资往来。
现在江南有那么多绸缎的作坊,也有数不尽的茶叶生丝,还从安南采购粮食……完全可以运到北方,通过榷场,卖给蒙古诸部,换取利益。
到了这一步,还没有什么,甚至朱高炽还在疑惑,过去大明也有榷场,私下里也有走私,这边也赚了不少钱,但都是于事无补,表弟这个主意行吗?
随后徐景昌就解释了……这个贸易必须是由朝廷掌控,双方的贸易往来,要经过银行结算。
旁边有徐景昌的小字批注……不受朝廷掌控的贸易,只能让一些商贾赚钱,毕竟豪商只需要金银财帛,就算他们也会购买一些牛马,但也数量极少。
如果是朝廷贸易,这就不一样了……比如一年下来,草原诸部,购买了一千万两的货物,只向大明出口五百万两。
这就出现了贸易逆差……大明就可以要求对方,想办法填补逆差,比如按照大明的要求,开发矿场,或者定向养殖牛羊。
大明这边还可以提供一些草料,支持他们养殖牛马。
也可以直接去草原圈占土地,自行养殖。
大明至少几千万人,需要的牲畜是个天文数字。肉类消耗,也相当惊人。
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贸易打通了,要让官方掌控贸易……这样的话,才能大批采购,销售到内地。
因为只有朝廷能动员大量的船只,协调运力,甚至专门修建道路桥梁,方便往来……其余任何商贾,不会投资公共交通设施,他们也根本做不到。
有人或许会担心,这么弄下去,万一草原诸部获利颇丰,有了实力,跟大明较量,那该怎么办?
这事情就简单了……双方的贸易捏在大明的手里,他们那些王宫贵胄的财富捏在大明手里。
而且通过贸易,还可以了解草原的情况……把一切都摸清楚了,如果大明还是害怕跟草原诸部打交道,那就干脆别出门了,把自己关在家里头,毕竟遇到了风可以把你吹跑了,掉下来树叶可以把你砸死。
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就有了税收,也就能更好衡量北方的价值……靠着这些收益,能够更好整顿兵马,维持一只强悍的力量,
没错,徐景昌也是主张发展军力的,而且他认为的投资更大,人马要更精干,但是不能像现在这里,设立太多的卫所,屯兵百万。
徐景昌指出双方建立起贸易体系之后,并不能杜绝叛乱……但是却可以监督各个部落的情况。
那些状况好的,和大明亲近的,还有余粮的,就不至于冒险。
至于处境艰难,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