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

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2 / 4)

代人,就遍布南北,许多名城都变为封国。如此下去,再有几代人,大明朝就封无可封,国库也拿不出给予藩王的俸禄,供养不了王府三卫。如此陛下有意改革宗室条例。”

“日后所有宗室子弟,包括皇子在内,成年后受封王爵,爵位世袭罔替……但是不给封国,没有王府兵马,诸王俸禄,参考一品文官。”

听到这里,诸王无不变色……哪怕是还没就藩的那几位也受不了了,实在是太少了!

一品文官有多少俸禄?

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而且其中一半还要折成宝钞。一年到头,粗略算下来,就是五百石粮食,五百贯宝钞。

当然了,在徐景昌的提点之下,如今明朝的官吏,尤其是在京诸公,已经很善于给自己发津贴了。

但不管怎么发,也就是这样。

再看藩王的俸禄,百官简直要吐血。

一个亲王,一年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

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不得不说,老朱也是苦惯了,对自己的儿子,那叫一个好啊!

更要命的是一个藩王,生息繁衍,过了几代人之后,郡王,辅国将军,辅国中尉……这些人更是一大堆。

就算穷尽一省的粮米,也没法满足他们的胃口。

大明朝越到后期,就越是财税枯竭,不光是朝廷,地方也是如此。

哪个城市摊上了一个藩王,那下场就不会好。

“定国公,你给这么点钱,够谁用的?”肃王朱楧突然开口。

朱榑拿眼角余光扫了他一下,并没有说什么,显然,这是个没有受到过教训的。

徐景昌笑道:“我已经说过了,不就藩,不养兵马,比照一品官,额外可以多一些津贴,足够过日子了。”

朱楧哼道:“敢情我们天潢贵胄,太祖之子,就只是够过日子吗?”

徐景昌不慌不忙道:“先别着急,听我说完……封国兵马不能给,但是钱财却是可以。我盘算过来,朝廷手上还有很多资源,比如运河、盐场、矿场、林场、渔场,还有海外贸易,日后也有域外的土地,都可以作为皇家财产。既然是皇家财产,就可以赏赐给诸位亲王。”

徐景昌笑道:“我粗略估算,每位藩王成年之后,大约可以拿到三十万两的财富,每年按照百分之十五分红计算,就算是四万五千两。是俸禄的数倍还多,足够活得很好,锦衣玉食,也不为过啊!”

朱棣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有什么意见?”

诸王互相看了看,还是朱楧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