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

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2 / 4)

徐皇后一时陷入了沉思,少不得要找人商议一下。

侄子徐景昌虽然在自己的婚事糊涂,但别的事情还都算精明,干脆看看他的想法……徐皇后派人去询问,偏巧徐景昌不在,他正跟夏原吉鼓捣辽东的事情。

“老夏,咱们盘算一下,辽东能发财的东西,究竟有多少?”徐景昌笑着算起来。

黄金就不用说了,后世东北就有许多金矿,储量在全国都是靠前的。而且越过黑龙江之后,那边的金矿更多,粗略估计,也有几千吨,数量非常惊人。

“药材,主要是人参什么的,皮草,各种名贵的兽皮,还有上好的木材……东珠,这个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人开采了。”

夏原吉默默听着,叹道:“这么一说,好东西还真是不少……你说咱们这边的老百姓怎么就不去呢?眼瞧着那么多的好东西,我看着都流口水。”

徐景昌哼道:“这么说夏尚书可以辞官前往辽东探险,我可以资助你点钱财护卫,等你发了财,记得分我一点就行了。”

夏原吉给徐景昌一个白眼,“你想杀人直接说就是,用不着这样!老夫一介文弱书生,你让我去寻宝,还不如杀了我!”

徐景昌淡淡一笑,“老夏,你别着急,咱们俩琢磨一下,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去?”

夏原吉平心静气,稍微思忖了一阵子,突然道:“我看未必是不愿意去,而是朝廷不知道!”

这一句话说得太有水平了,徐景昌脸上含笑,抚掌赞叹,“老夏啊,我现在开始佩服你了。”

要说国人缺少开拓的勇气吗?

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根据郑和的回报,船队下西洋之后,沿途发现了许多汉人百姓,他们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村庄市镇。

或是种田,或是经商,怡然自乐。

再看辽东这边,已经有这么大规模的金沙走私,不可能没人过去,凭空就冒出来。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当下的朝廷,根本没有相应的衙门,没人管,自然就没有记录……后世看不到文字记载,也就认为不存在。

但众所周知,利之所在,商人所在。

很多民间人士远远走在了朝廷前面。

比如汉朝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结果发现了蜀布……据此汉使认为,必定另外有道路通往西域。

因此汉朝经略西南,发现了经由东南亚、南亚,到达西域的商路,这也就是茶马古道……而这个发现,也为汉朝经营西南提供了可能。

商贾远远走在了朝廷前面,放在辽东这块,也是适用的。

“老夏,这绝对是朝廷的失职。”

夏原吉哼道:“定国公,听你的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