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在于技术骨干们的年纪普遍偏大,思维僵化。
要仅仅是生产LED屏,重用他们或许还没有问题,但想要让华龙电子在将来进军更尖端的液晶显示,那就必须培养大批的年轻技术骨干不可。
也是因此,即便明知道魏广龙的安排具有一定的道理,杨明却还是坚持己见。
毕竟在他看来,哪怕培养十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那都比留着一群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的老家伙来的要强。
安排完华龙电子这边,杨明又给特区大学打了电话,先聊了几句关于推荐专业毕业生到华芯实习或者就业的问题,最后才让吴刚帮忙考察,如果合适,自己打算每年资助一些专项人才出国留学的问题。
“看来杨总你真是铁了心的打算在集成电路和芯片相关,大展拳脚啊……”
先是对杨明的想法大加赞赏一番,吴刚便又提到了和魏广龙的担忧类似的问题,表示现阶段出国的留学生,归国比例,十不存一。
这对于国家层面来说或许还能接受,毕竟资助的基数够大。
但对于杨明这样的个体来说,那可就未必了——毕竟在这年头资助学生留学深造的开销,相对国内的收入水平,那可真是堪称代价高昂。
之前和特区大学谈合作的时候,杨明没有提资助毕业生出国深造这事,其实就是考虑到这点。
毕竟当时他即便已经将红星集团当成了提款机,手中可动用的数目却依旧有限,而且每一分钱几乎还没到手,却都早已先有了用处……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虽然名下的企业的发展还都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除非是等商海市的好多平项目正式开张,并且经营状况火爆,否则资金情况根本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好转……
可问题是现在,他能贷款了!
而且还几乎等于是奉旨贷款的那种!
背靠银行,他又岂会担心资助几个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
“要上头知道我乘着被迫贷款给四十五所投资的机会,乘机贷款给自己搞小动作……”
想到某些人知道真相被气的想要呕血的表情,挂断电话的杨明咧嘴一笑,然后才问冉辉道:“雷鸣他们的钱庄,现在运转的如何了?”
“关节几乎都已经打通了,不过目前客户还不好找!”
想到最近为了钱庄客户而焦头烂额的雷鸣,冉辉好笑道:“雷总最近可是三天两头的来找我诉苦,说早知道就不该听你的……”
“现在还没赚到钱他当然这么说,等将来赚到钱了,你看他是什么嘴脸!”
杨明白了一眼,让冉辉给雷鸣打电话,表示自己有笔大生意——只要他能确保资金安全,这笔生意就交给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