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1 / 4)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 人都是有迁怒之心的, 原本大家勉强还算是过得好好的, 结果拓跋珪建立了魏国之后, 乱七八糟的事情一个接一个, 如今都要亡国了, 自个的好日子也到头来, 拓跋珪不负责谁负责!

在这样的逻辑下,一帮贵族琢磨着,就算是跑, 也得先干掉拓跋珪再跑,总不能回到草原上之后,还听拓跋氏的吧, 自家血统也不差了, 也该轮到自家人上来了。

拓跋珪这些日子原本就精神压力太大,遇刺之后, 就昏沉不醒, 这种时候, 便是他的妻妾子女也得自寻生路, 毕竟晋军大军压境, 如今还算是给了他们一定的时间准备,要是再不走, 可就来不及了!因此,谁还顾得上拓跋珪, 一个个赶紧去收拢拓跋珪残存的势力, 或者是寻找其他靠山。

游牧民族原本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由此造成了这样一种近乎残酷无情的局面,某种意义上,拓跋珪推行汉化,其实也是为了通过汉人的礼教约束自个的族人,不要再动不动搞叛乱什么的了!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拓跋珪某种意义上是成功了的,哪怕到了隋唐的时候,不管是杨家还有李家,血脉里头都已经混合了鲜卑人的血脉,平时的生活,也已经很大程度上遵从了胡人的风俗,如果按照母亲提供一半的基因来算的话,除了还冠有汉姓,早就不能真的算什么汉人了!

问题是,如今刘裕这边得到了技术上头的加持,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一下子简直是呈指数级别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鲜卑人再如何骁勇,也是无济于事的,何况,以北府军为主力的晋军战斗力并不差!在刘裕已经扫平了后方的情况下,没有晋室还有后头建康高门的掣肘,刘裕的北伐要是还失败了,大概也只能是因为出现了什么类似于天降陨石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了!

这边鲜卑人还有其他一些胡人都在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一些因为跟胡人牵扯很深的汉人,或者说是混血汉人也准备一起撤离,不撤留在中原做什么,等死吗?

对此,真正的鲜卑高层还是很欢迎的,说白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其实一直以来都掌握在汉人手里,哪怕胡人肆掠中原多年,但是他们一直以来,扮演的也就是一个破坏者的角色,而不是生产者!许多原本的牧民根本不知道怎么种地,却是如同在草原上一样,恨不得将那些大块的良田上撒上牧草的种子,继续放牧。也有一些牧民学着种地,但是,因为不得其法的缘故,产量比较糟糕。

这些鲜卑人对于中原根本没死心,虽说中原之地,比起什么非洲,身毒之类的地方来说,其实是算不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实是有些贫瘠的,但是对于一直生活在苦寒之地,真正属于靠天吃饭的游牧民族来说,那就真的跟天堂一样了!汉人的文化也就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