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断有音乐作品问世,让人们不时的能看到这个神秘的名字。
这样不露头光露名的奇特情况下,就连夏远的照片资料都少的可怜。
现在能在网上找到的也就只有一些零星模糊的旧合影,根本无从分辨他的模样。
最清晰的一张居然是夏远弹钢琴的背影照片。
可是……
只有背影,看不到正脸有毛用啊!
甚至于当时有人怀疑,其实“夏远”只是个代号,后面是无数的音乐工作者的集合。
不过明白世界文艺协会认定曲皇流程的人却都对这种说法一笑而过。
虚假的人设是不可能通过曲皇审核的。
而夏远也没有让众人失望,在四十岁的当打之年,正式宣布向曲神发起冲击!
曲神。
虽然和曲皇一字之差,可其间的差距真的就是人与神的差别一般。
一个国家只要是没有处于饥寒交迫的极端困境,至少都能有一个曲皇。
国力强盛、娱乐产业繁荣的国家更是有八九名甚至十来名曲皇。
但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现在还在世的曲神却只有区区四位。
在夏远那个年代,曲神还要少一些,仅仅只有三位。
当年整个亚洲的音乐、娱乐产业,相较于欧美还非常落后。
所以曲神的位置几乎全都被欧美人霸占着。
亚洲几个国家都憋着劲儿想先冲出去一个!
这种强烈的竞争关系,也是导致夏远被严密“保护”起来的根本原因之一。
曲神的晋升和曲皇不同。
采用的是现场创作的竞赛方式。
过去取得的历史成绩再怎么辉煌,也只能让你获得参赛的资格,却并不能让你一步登天。
这种晋升方式,是为了避免出现群策群力推某人出头的不正当竞争方式。
毕竟到了这个阶段可以说都是国家层面的角逐了。
想要拿到这个荣耀,召集一群作曲人集中发力简直轻而易举。
这样产生的曲神根本没有意义。
不过,采用现在这种现场创作的竞赛方式,却也变相的提高了对于作曲人急智、灵感和天赋的要求。
如果是那种天赋不高的“苦吟派”作曲人,百分之百会落选。
这倒不是世界文艺协会刻意去为难谁。
曲神这个称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对整个蓝星天赋最顶尖的音乐创作者的一种褒奖。
是代表人类的极限存在!
就像地球上的一句名言说的那样: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