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仍然是一样的,或许于萧鹞、萧鹇还有萧鹮而言,这便是独属于母亲的味道。
于她而言也是。
道袍宽大,原本也不适合抚琴。
陈郎君走到他那把古琴之后,将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放在了琴弦之上。
他实在太瘦了,这副身体困于衣袍之中,尚可以赞一声“仙风道骨”。
此时放于琴弦之上,几乎要让人担心起来,琴弦韧过他的手指了。
而这把琴……观若并不认得。不过要陈郎君亲自回到房中去取来,想必也有它独到之处。
尚未听乐音,先有侍女取了美酒佳酿过来,为萧翾与观若满杯。
观若想要出言劝告萧翾,但见乐音将起,也就暂时罢休。
指尖流转于琴弦之上,是一曲《卜算子》。
这样的天气,唯有咏雪是最应景的。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陈郎君一面着意于琴上,一面轻声吟唱起《雪江晴月》之词。
同歌女的婉转娇柔相比,另有一番疏朗风情。如此雪夜听来,似明月下泠泠清梵,更胜莺与燕弄关关。
一曲完毕,他并没有停下来,只是转了调,又成《巫山一段云》:
“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
“咒鸥轻点点,飘絮舞盈盈。尽收酒中薄云阴。琼飞淡月明。”
恰与方才的《雪江晴月》是回文,妙趣横生。
与方才相比,更如鸣泉花底流溪涧,似缑岭上鹤鸣高寒,的确是如听仙乐,只愿此声绕梁三日,永不止歇才好。
这一曲完毕,陈郎君看了一眼他身边的小童子,令他将这把琴收好,似是今夜止于此时,再也不奏新曲了。
萧翾似是仍沉浸在乐音之中,很快也有侍女,将陈郎君面前的金樽满上了。
他们都举起了酒杯,陈郎君见萧翾饮酒,也并没有要劝阻的意思。观若只好依照他们的模样,静静地喝完了杯中酒。
便听萧翾道:“难得听你屋中有乐音,竟是不知不觉,又进益了许多。”
“阿若,今夜你算是有耳福了。”
观若望着她笑了笑,“也是沾了大人的光了。”
而后拱手同陈郎君郑重地行了一礼,“今日得听仙乐,多谢陈郎君。”
陈郎君只是同她点了点头,“是殷大人缪赞了,并没有这样好。”
见侍女又要为萧翾满杯,他终于出言止住了,“阿翾,只此一夜,可以不必饮酒了。”
萧翾居然也没有再说什么,以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