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125章(1 / 2)

看到黎夏,不少人看告示的人和她打招呼。“黎夏来了——”“是啊。”如今好多人都还是自谋到出路了,所以没有前世那么恐慌吧。顶多就是像黎阳和陈媛那样感慨一番而已。既然已经都定了,大多数人感慨过后还是去领钱了。做生意需要本钱啊!这笔钱也算是来得及时了。邓叔问黎夏,“夏夏,你之前同我说国家肯定会管我们。”很多人都看过来。黎夏很肯定的点点头,“对,我现在还是这么说。像邓叔你这样快退休的人,肯定有政策的。你再耐心等一等。”回去后陈玲道:“没看出来你在这些工人中间还挺有威信。你这么说,他们就信了。”“听我的去摆地摊或者进超市卖餐点的,如今不都挣到钱了么。”而且之前她说国家会给供销社托底,大不了分期还钱,这也是说准了的。关键大家希望她说到能实现。中午下班的时候,刘会计给黎夏、黎阳、陈媛把手续办妥,钱都给了他们。陈媛把黎阳的钱拿过来放在一起,“吃了饭去银行存钱,买房!一定要让闺女读大学。读了大学的,才不会下岗呢!”这两年的大学生还非常金贵,即便此处不留人也自有留人处。不过到黎雯读大学的时候似乎正好赶上扩招啊。但大嫂有这样的心气儿自然是好的。而且哪怕扩招,能考上重本的也是极少数。吃过饭,陈媛就打发黎阳去存钱。她自己拿着黎会计那把算盘在那里拨来拨去。“大嫂,你算什么呢?”“我算雯雯读到大学大概要多少钱,买房又大概要多少钱。县城的升学率比我们镇上是高多了。”黎夏心道:回头一扩招,学费就飙升,你现在算不准的。而且,扩招后大学生的含金量就贬值了。这会儿,罗镇长也在听徐华汇报纸厂宣布被人收购后大家的反应。“就还好,大部分人知道后感慨了一番就去把钱领了。他们大多之前就进了超市上班,或者开始摆摊做生意之类了的。就是五十来岁那批,听黎夏说国家肯定会出台政策管他们,也安心了不少。”她之前就把黎夏那里免费咨询,给众人支招的事说了。而且跟进了一下后续,知道那些人如今大多挣够生活费没问题。好些并不比在厂里上班的收入差。她还把黎夏在黑板上写了很显眼的一行字‘本人货款七成未付,借钱免开尊口的’的事一并说了。罗镇长当时听得哈哈大笑。这会儿听到纸厂比较平稳的就过度了,他舒了口气。“黎夏的超市招了纸厂一百多青壮工人,几个店又容纳了几十个工人卖餐点。快退休那批也被她安抚得去了几分惊惶之心。要是每个厂都有个这样的能人就好办了!”徐华道:“铁工厂的彭志杰不是也带了一百多人出去打工么。听说他过年回来,还一家发了一百块的购物卡呢。都跟我一个福利待遇了,比那些领五十的、没编制的政府工作人员还强些。听说那些人有些也出去自谋生路,又叫了些亲朋一起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