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1 / 4)

安王很谨慎,他没有让直接说东峦道,而是按照当时最正常的情况,让傅芸反复在山里摸爬,最后才出来了。

她本人都无法肯定,只能把方向努力回忆一下,却恰恰好能让人推断出想要的结果。

邵箐不知地形,当然无法推断,她连忙让王经取来纸笔,仔细记叙,又反复询问,直到确定傅芸不能说出更多了,这才让人送回去。

唉,大家都不容易。

她连忙将信息又抄录两份,以防丢失,然后各自封口,交给王经。

“快,立即送出去。”

……

孟氏母女是被软轿抬回去的,傅芸浑身湿透像水捞出来似的,她重新陷入噩梦,牙关“咯咯”响着。

孟氏一脸焦急扶着女儿,登上轿子最后一刻,她用余光瞥了邵箐值房一眼。

母女二人为了今天,做了很多很多准备,她后宅打滚多年,傅芸本色演出,毫无纰漏。

成了。

希望她儿子最终能侥幸得一条生路。

……

王经将信笺交给传信兵,传讯兵立即打马而出,一路换马人不歇,在第三天傍晚抵达雉尾关。

信笺立即被打开。

东峦道。

但傅芸自己也不肯定,因为她在山里走了半天一夜。

季桓等人立即取了地域图,按照她记忆中的方向,以及一个弱女子的步速,仔细推演。

“没错,就是东峦道!”

季桓抬头,十分肯定道。

“好,太好了!”

终于得到答案,议事厅人人面露喜色,连声叫好。

魏景下令:“传令,明日五更整军,天明进军,穿东峦道直取灵城!”

“标下得令!”

众人齐声应是,命令立即传下。

季桓不忘嘱咐一句:“主公,虽推演确是东峦道无疑,但傅姑娘惊惶下所记或会有所错漏,我们明日进军,需多多谨慎。”

哪怕季桓认为,基本不会出错,但该嘱咐的还是得嘱咐。

魏景颔首:“此乃必然。”

哪怕傅芸记得很清楚,他该谨慎的也从不疏漏的。

……

翌日,大军开拔,除辎重兵外一律急行军。魏景的第一个目标并非灵城,而是先绕道大宁道,反合围安王伏兵。

东峦道总长二百余里,雉尾关距合邑段则有一百七八十里,急行军大半天即至。

合邑段,要设伏就在此处的,如果没有铁矿的话。

远处明显山势险峻,墨绿色的山脊如巨兽蛰伏,连绵蜿蜒开去,一眼往不见尽头。山高崎岖,林木幽森,荆水支流泷水自群山中蜿蜒而过,连日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