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却也不曾追溯本源。”
少年道人沉默。
玉清元始天尊淡淡道:“吾欲传汝,如何?”
少年道人道:“弟子不愿学,想要求其他神通。”
玉清元始天尊平淡道:“既如此,吾可传汝因果轮转,受持此法,可掌握因果,颠倒万法,旁人不可推测于你,无论其在六界内外何处地方,只是神念一动,牵涉到你,你便得知,可推吉卜凶,知前方之远,更可顺因果而稽查万物万法,妙不可言。”
少年道人询问道:“可称道否?”
玉清元始天尊淡淡道:“……虽是玄门正宗,因果妙法,可若是说道,也不过只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只得其玄妙,知其形体,却只不过是日月之光华罢了,是用法神通,算不得是真正的大道。”
“可修此神通,亦可傲笑一方,在世之大帝,大品,甚少有谁是汝对手。”
“汝欲学之乎?”
少年道人拱手再拜而谢,道:“弟子不愿。”
“愿求大道。”
玉清元始天尊将此十二真传,一一皆讲述一遍,少年道人知其千变万化,妙用无穷,唯愿求道,玉清元始天尊方才心中甚欣喜,笑而道:“汝欲求道,不得此法门?”
齐无惑回答:“大道为树木,神通为枝叶,花果。”
“大道若成,一窍通而万法明,哪怕老师不传,弟子也会在未来摸索出来;而大道不成,哪怕老师传授了再如何强大的神通妙法,可是修持出来也是不得功夫,不过只是有一个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事情罢了。”
元始天尊抚掌而笑,道:“是上善者也。”
“如此,吾之道法,可传之矣。”
玉清元始天尊拂尘随意一扫,月色清朗,忽而虚空之中一枚种子发芽,旋即生长蔓延,如建木,如藤蔓,无比巨大,冲天而起,不片刻就已经伫立于天和地之间,枝叶无比巨大,少年道人竟只在其中一片叶子上,罡风凌厉,自这天地间回荡,少年道人低头可见红尘万丈,山河壮美,抬头可见群星万里,前方是道祖,此身是弟子。
是传道也。
是法不传六耳。
唯在天地之间。
木屋里面,灵性太强,已经把自己埋在了被子里面的谛听总算是松了口气,知道玉清元始天尊没有打算一拨儿把自己给送走,长呼出口气,仰面躺在那里,以手扶额,呢喃道道:“灵性太强,也不是什么好事啊,要不然,把自己的性灵封印一段时间?”
“嗯?”
“为什么这一句话这么耳熟?”
“就好像以前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谛听呢喃。
而在这天高云远,月色如玉,高洁之处,玉清元始天尊拂尘一扫,嗓音低沉道:“舍法求道艰难远,吾今传汝正真传,从吾之道,可破三灾,渡诸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