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吏部考成法已然成型,可推至官学之中。便似稷下学宫,诸子百家以科举进士各家名额,来定夺来年学宫学子名额一般,各地学官推送士子的进士人数,算入学官考核绩效之中!”
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朱升不过提了个建议,便有张昭张纮两人为其补全了漏洞。
萧承闻言,轻笑一声,点头道:
“如此看来,的确比我们此前商量的办法更周全些……”
本以为是个只知道君君臣臣。礼仪道德的儒家典型士大夫。倒是也忘了,这位也是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的谋臣。
萧承看向朱升,沉吟片刻,忽然道:
“威楚府那边,尚缺个提督学政。你可愿放弃这清闲教职,出任此官职?”
一句话,顿时让在场的学院先生们眼睛瞪大,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萧承。
按照如今云国朝中的新制,提督学政,归各地正二品的承宣布政使麾下,按照九品十八阶的制度,乃是正四品的清贵官职。
虽然众人心中,都对萧承的身份有了猜测,但这一上来,只因为朱升的几句谏言,便直接授予朱升一府学政之位,实在还是过于惊人了些。
倒是一旁张昭张纮等朝中大员,反应平平。
毕竟当今陛下慧眼识人,知人善用,从不吝高官侯爵的本事,他们这些入仕时间不长便位居高位的人,最是清楚。
堂中的朱升,听到萧承所言,嘴唇微微颤抖,难掩激动之色。
他的性子,就是那种典型的儒家士大夫的性格。此时这般激动,倒不是因为骤然而得高位。
而是因为,眼前这位少年天子,不过因为几句谏言,便授予他这般官位,一种被重视之感,不由自心底油然而生。
朱升嘴唇抽动了一会儿,却是咬了咬牙,低头行礼道:
“还请、还请收回成命!我朱升不过一介布衣,未曾入仕,骤然而得高位,德不配此。朝中官吏任用之制,恐自草民身上败坏!”
朱升此前未曾入仕,只因三两句谏言便得到官位,这让日后在他麾下效力的官吏该如何想?让那些朝中兢兢业业,却久久不得晋升的官员们如何想?
萧承闻言,却是不由朗笑一声,道:
“哈哈哈,朕向来不拘一格,你既有才能,大胆任用又有何妨?朕还能够落得一个,慧眼识人的名声!再说了,若是朕如你所说这般,只怕也没有今日了。”
萧承此时,见自己身份就差明说,自然也不愿再遮掩下去,所幸大大方法地表明身份。
若是萧承当初按照朱升所言,只怕现下也无法掌握朝堂呢!既然知道这些人的才能,稍微意思一下,也自然就可以擢升高位,为他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