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示意刘伯温、诸葛亮二人起身,旋即看向远处的姜子牙、张角二人,朗声道:“二位,可愿与朕交谈两句?”
姜子牙有投效之心,自然是不会拒绝。
而张角在迟疑片刻之后,也是选择了接受了萧承的邀请。
随侍萧承身旁的一众禁军、东厂番子、粘杆处侍卫,立时涌入一旁的茶楼之中。
将躲藏其中的百姓请了出去,再仔细检查数次,确定了并无危险之后,萧承方才领着四人,一齐坐到了茶楼之中。
刘伯温、诸葛亮,到底是臣子身份,此时有些拘束。而姜子牙、张角,更是摸不透这位云皇陛下心中所想。
而萧承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直接看向诸葛亮,开口道:
“此前征战,江阳郡能够供给十数万大军物资所需,全是你这个左参议的功劳,辛苦了!”
诸葛亮连忙低头一礼,谦逊道:
“全赖陛下仁德,江阳郡军民归心,臣不敢居功!”
萧承闻言,轻笑一声,道:
“不必如此,这本该就是你的,朕不吝恩赏!”
说到这里,萧承顿了顿,又道:
“归京之后,你升任正三品兵部左侍郎,代行兵部大权。一应旨意、告身文书、官袍印信,朕都已经给你准备了!明日你入宫拜见之后,就直接去兵部交接!”
按照云国官职,国中军事大权一分为二,由五军都督府、兵部共同执掌。
在战时,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负责制定大军的战术战法。兵部有调兵之权,负责制定战略。
而非战之时,五军都督府则主要负责操练兵马。兵部职掌武官铨选考核,军籍、疆界、边防、车舆、驿传、军械等军事行政之节制。
诸葛亮这样的全才人物、战略大家,放在兵部尚书的职位上,最是适合。
只是可惜他到底入仕时间短,资历太浅,又太过年轻,萧承也只能让他以兵部左侍郎之职,执掌兵部大印了!
听到自己之后的任命,诸葛亮便顿时感到了当今陛下对自己的信任,心中动容,脸上顿时正色,站起身来,恭敬一拜,道:
“臣,谢陛下隆恩!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承伸手将诸葛亮扶起,扭头看向姜子牙,开门见山道:
“姜先生的贤明,这些时日也已经传到了朕的耳中。朕欲请姜先生入仕,不知先生可愿意?”
姜子牙这些时日在中庆城之中如此大出风头,自然是在为自己之后的出仕铺垫,以期一入仕,便能够受到重用!
也不能怪他有这样的想法,用这样的手段提高自身名望。实在是姜子牙今年,已经是七十二的高龄了,实在是等不起了,也只能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