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人。亦有不少心怀夏国、黎朝之人,不满云国统治,落草为寇的。
所以,未免有人冒犯冲撞朝中大臣、贵人们的车架,沿途官府便要提前做好准备,先行清缴地方匪类,防止到时候真出点什么乱子。
如今朝野上下,对于当今陛下为何要迁往江陵陪都,皆是心知肚明。
所以若是这件差事上出了一点差错,那保不齐就会在当今陛下心中,留下一个办事不力、能力不够的印象,自此前途无望了。
而且这随行迁都之人,不是朝中文武勋贵宗室,就是他们的家眷。随便一个出问题,说不定还会得罪哪位朝中大人。
地方上的一众官员,对于此事,哪里敢有半点疏忽大意啊!
一听到朝廷的诏令,萧瑀三人,神情肃然,当即领着一众官员俯身行礼,朗声喝道∶
“黔桂三司使萧瑀(翁图、何绍),谨奉朝廷诏令!”
为首的禁军将校,直接将手中的朝廷诏令,递到了萧瑀手中,然后当即微微拱手,沉声道∶
“皇命在身,我等还需前往邵阳郡传递诏令,就此告辞,还请诸位大人见谅!“
一众黔阳三司官员,连忙微微躬身一礼,目送着这支禁军骑兵快马离去。
掌管黔桂军事大权的黔桂都指挥使翁图,不敢怠慢,第一时间便对着身边的属官,高声喝道:
“速速派人传令,抽调黔桂各地方郡兵,把官道附近百里之内的那些山间匪类,尽数铲除!”
“是!”
萧瑀闻言,亦是扭头看向身旁站着的提点刑狱按察使何绍,沉声道∶
“朝中有令,不可大意。本官立刻前去,筹措所需物资。”
“何大人的按察司掌管缉盗、刑狱之事,协理判定盗匪贼类……大理寺卿狄大人明察秋毫,左都御史海大人又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何大人是万万不可大意的。”
何绍这个按察司使,是地方之上升上来的,未曾入京为官。萧瑀生怕他不知道这两位的厉害,这句话,算是对何绍的提点。
何绍闻言,脸上也是一阵肃然,连忙应诺了一声,领着身边属官匆匆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驻守黔阳府,受黔桂都指挥司直接调遣的三千地方郡兵,此时立时出动。
地方郡兵,与禁军、边军精锐不同。在征战之时,不为正军,少有与敌正面厮杀,一般用来运送粮草物资、巩固防线、卫戍地方的。
但得益于当今陛下推行的“更戍法”,这地方郡兵,时常被互相轮调,打散原本阵容,与被调来的禁军、边军兵马,一齐进行操练。
这样操练出来的地方郡兵,显然不是夏国那种乌合之众。
眼前这三千郡兵,虽然混身杀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