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224章 盾车和筒梯

第224章 盾车和筒梯(2 / 3)

兵可以趁机冲出冲入明军阵营将明军战车、鹿角等障碍物推倒,骑兵从后冲出将明军阵型打乱。

东掳使用战车的战斗,以发生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最为典型。

当时监军张春救援大凌河,这只明军车营与八旗发生野战。

据八旗值月档记载,时明军步营“排方阵掘壕,列炮枪而立”,明军以车为营,掘壕立方阵,排枪炮火器抵御清军。

于是皇太极命八旗营军列战车在阵前,摆牙喇和蒙古骑兵排于阵后,营军推战车前进,马步兵随后。

虽明军“炮枪齐发如雹,矢下如雨”,在战车的遮蔽下,东掳军兵接近明军,马步兵冲入明军步兵方阵,明军最终战败。

可以看到明清双方战车使用各有特点,都是在特定时期,基于自身的条件和所面对的敌人创造发明的有针对性的武器和战术。

随着西洋军事技术的引入,双方军事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

战车这种独特的战术武器,也逐步被淘汰。

尤其是当东掳拥有叛将孔有德带来的明朝最新的火器红夷火炮,及相应的火器战术后。

东掳不再需要战车在阵前遮蔽明军火器,因为东掳也可以用火炮轰击明军方阵。

明军也可以用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红夷炮,对东掳阵营发动打击。

于是在崇祯十四年的松锦之战中,明清双方在乳峰山各自拿出摆数十门大炮,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炮战。

战后第二天明军收拾战场,仅七八斤的炮弹就捡了四百多颗。

后来随着明军越来越弱,东掳就渐渐不屑使用盾车这个防御装备。

代善现在还不知道,二儿子硕托又被明军杀死。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另外两个儿子满达海和哈克达护在他左右。

代善缓缓抽出弯刀传令:

盾车上前消耗明狗炮弹,攻城梯在后推进,一旦靠近城墙,立即开始攻城。

“喳”

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即将攻城命令传达下去。

得到礼亲王代善的攻城命令,东掳的盾车开始向辽阳城墙挺进。

与此同时,东掳的攻城梯也被推出来,这种攻城梯可不是简单的云梯。

攻城云梯,绝非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简单的木竹梯(那是导演在糊弄人)

用那种木梯攻城,不仅伤亡很大,而且很难成功。

东掳的军营中也有高人,他们为了对付明军的城墙,开始挖空心思,对过去的老式云梯车,进行了改装和升级。

首先给云梯的顶端,增加了两个更加锋利的大铁钩,这种大铁钩一旦钩住了明军的城墙,钩尖就能深深地钩入到城头的墙缝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