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783章 乌合之众

第783章 乌合之众(2 / 3)

屯东岸。

右丞相摩诃都罗领五十支水军,共五万人的大部队,直接走水路去支援江头城,同样是水陆并举迎战明军。

二月三日,缅军陆上先头部队抵达新街,这支部队是由孟密土司和缅军先头部队带领的门户兵,其中还有很多临时征召来的野人部落。

明军的先头部队则由黔国公沐天波统领,人数三万左右。

只见缅军的门户兵成分复杂,各种长条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旌旗蔽野。

上面有的就是绘条纹图案,有的是动物,有的则是完全看不懂的文字。

如他所料,这些缅军是土司兵和各地部落的部队标识。

缅军的门户兵个个跟个黑社会大哥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纹身,拿着的兵器有的是长矛,有的是长刀,更多的是长短不一的铁器。

偶尔几百人的部队中间,会有一头战象,不过战象装备得很简陋,没有象背上的座椅和兵器架,就是一个象奴拿着大长刀骑在上面。

沐天波端详了半天,感觉这支部队看上去更像是来做法事而不是来打仗的。

缅军并非都是乌合之众,也有使用火器的精锐部队。

自东吁王朝雄主莽瑞体时代开始,缅甸就有专门拱卫王室的禁卫军,首都东吁城也有国王卫队。

缅甸王的精锐部队在首都东吁城的范围内,离开这片地区的其他土邦,军队是类似松散的军事联盟性质,这些土邦定期给缅王缴纳花马礼,有战事的时候出兵相助。

在缅王势力强大的时候,可以控制这些地区,一旦势力衰弱,这些地区就会叛乱,不再进贡甚至还会起兵攻打都城。

从蒲甘王朝时期开始,缅甸的军队就分为了象兵,步兵,骑兵和水军,规定了步兵经历十场战争后方可升为骑兵,享有马匹这些重要的战争资源。

成为骑兵后又得经历过十场战争后才能晋升为象兵,驾驭中南半岛上最重要的重型武器。

为了维护统治,东吁王朝的缅王很精明,他们使用了葡萄牙人带来的火器。

有了火枪部队及炮兵,但当时的火器部队主力大都直接由西方雇佣军担任。

作为统治者,如何能让外族掌握军权呢?

于是,缅王开始针对葡萄牙人,四百名葡萄牙雇佣兵被俘,首领被缅王残忍处死。

剩下的葡萄牙兵被迁移到实階县附近安置,让他们世代充当火枪手和炮手。

葡萄牙人在缅甸混的很差劲,逐渐退出缅甸市场。

现在为缅军提供火器的是英国,早在天启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缅甸设立分公司了。

虽然在大明警告下英国人退出缅甸,但在大明没有对缅甸动手前,他们依然为缅甸提供武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