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跟侄子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上位后,朱高煦的夺位欲火又一次熊熊燃烧起来了。
他决定造反,真真切切地造反,和父亲一样,拿起枪杆子武装夺权。
任何斗争都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他明显低估了对手,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这一次可以说是一场有计划、有准备、无把握的斗争。因为他的计划、准备、把握都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上。
他把朱瞻基等同于朱允炆。朱允炆自幼在温室里长大,满怀理想主义,可以说是书生意气,不谙政治和军事。
朱瞻基不同,他跟随皇祖父朱棣学习、打仗,深得祖父真传,文韬武略,英明神武。这两个人实在是无法相提并论。
他把张辅等同于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好朋友,军事上是个草包,为了友谊可以出卖国家,关键时候给朱棣做了内应。
张辅是朱高煦的好朋友,显然他识时务,有正气,关键时候宁可出卖友谊,也要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两个人气节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