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不可能将所有的兵力都用于河南道而对李元景不提防,所以,褚彦甫最少要留下三、五万人防御李元景。
与此同时,褚彦甫目前的地位来路不正,他是火并了马周才有现在的地位。
马周在淮南道素来为百姓称赞,很得民心,褚彦甫火并马周引起淮南道很多人的反感,这其中也包括淮南道的一些地方官员。
这些地方官员受马周的恩惠,对褚彦甫并不真心拥戴,所以,一旦褚彦甫在前方战事不利,或是后方空虚,这些人很可能抄褚彦甫的后路。
所以,褚彦甫对于后方的稳定不得不考虑,从而留下一部分军队,这个人数,估计也在三、五万人之间。
淮南的水师还有几万人,进攻河南道,水师也是无用武之地。
如此一来,褚彦甫能用于前线进攻的有战斗力的老兵,也就剩下十万出头的样子。
而且淮南道自古以来从不出强兵,除了淮南道的水师有一定的战斗力外,步兵的战斗力并不很强。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褚彦甫对外号称出兵三十万进攻河南道,但打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却只拿下了泗州与海州,在沂州的临沂城下展开了拉锯战。
要知道,李贞的河南道的兵力极少,只有三、四万人的样子,而且多是从收降贺兰师仁手下的降兵中选拔而出。
这么少的兵力要守着河南道那么大的地盘,而褚彦甫的进展却如此之慢,足以说明褚彦甫军队的战斗力之差。
所以,李贞对褚彦甫没有丝毫畏惧,李贞甚至想着,能不能对褚彦甫进行斩首作战,如果一举干掉了褚彦甫,那么淮南道无主,必然大乱,到时自己就可以趁机出兵,占领淮南道。
这样的话,就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李元景形成夹击之势。
所以,李贞带领六百战士一路飞驰,只用了十天就已到达。
十天听着很久,但实际上在唐代的道路交通状况下,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古代最快的是800里加急,指的是一天跑400公里,这就是神速了,一路上每10公里换一次驿马,有时还经常跑死马。
世界纪录单人单马一天是270多公里,但在现实中,在道路好的情况下,一匹马一天跑了一百多公里已经是相交牛叉的速度了。
长安距沂州的临沂有近千公里,十天就赶到,李贞这一行人的速度,绝对可以称作神速,而此时从长安启程的三万大军,不过刚刚走了三分之一多一点的路程而已。
李贞来到临沂城外时,已是黄昏时分。
身下的战马已是汗水淋淋,不断的打着响鼻。
李贞一行人也已疲惫不堪。
好在李贞的卫士和特种兵都是千挑万选,身体素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