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侍从说的,李贞不由得深思了一下。
吐蕃人的问题从他的曾祖开始,就一直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前朝有文成公主入藏,从此在西域设下集市,成为吐蕃和大唐商人相互交好的象征。
但是他们始终是在马背上烧杀抢掠的民族,一旦有什么不如意的,也很难保证不会造反。
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般,这个吐蕃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了。
李贞在心里想道。
“如今吐蕃人可是受足了旱灾的影响,虽然我们在边境的商队给他们降价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还不上,于是饿着也是死,反也是死,现在正所谓是强背水一战啊!”
想到在西域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李贞突然勾起了一阵回忆。
他作为皇子的时候,有过一回随队出行西域。
在西域的环境自然是十分恶劣的,牧民不仅要面对风沙、面对严寒这样天灾,还要面对一些人祸。
在东土大唐所提倡的人伦价值观之中,可没有这样混乱的场面。
没到灾年,一些人人性的恶便被放大了。
抢劫、偷窃、屠杀等情况实在是不少见。
今天是你抢我家的牧草,明天是我抢你家的牛羊。
在吐蕃人看来,只有实力才是关键,而关于教化那套大唐人所信仰的圣贤之道,在他们的心里实在是不值一提。
于是,在那段时间的西域之行里,李贞的状态也是十分地差。
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等李贞从西域边境回到大唐之后,整个人就像是变了一样。
从他的父亲死去,到他上位之后,李贞还是想着外人展示着自己的玩世不恭。
可没有人知道,他在背地里,为着这个大唐天下,究竟付出了多少。
想到这里,李贞知道有些东西必须要他去面对了
“随朕来!去军营!”
李贞一脸严肃地对侍从说道。
君臣二人一路骑马往军营走,侍从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皇帝突然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收起了往日的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开始在脸上放出了真正的严肃。
侍从本来也在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了这个皇帝和一般的那些纨绔子弟不同。
就算是再贪玩,李贞也没有落下过一天的政务。
李贞对宫里的奴才侍从,也从来不怎么摆皇帝的谱子,这使得李贞待人十分地和蔼可亲。
真正的征服也许不一定是用威严去震慑。
这个道理,李贞懂。
这也就是他和别的皇帝不一样的地方。
军营,火枪骑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