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明白。
如今的大唐科学界,也用起了“小时”这个时间计量单位,倒不是说有多好用,只是因为李贞喜欢并推广了,所有大家也就用了。
而一些比较夸张的话语,在这帮子人面前,却并不算是有多惊讶。
就比如这一句“240里每小时”吧,这要是被外面的普通人听到,怕是头都要吓掉了
两个时辰,就能够行千里之遥!
一天的时间,能够行进六千里!
这就算是传说中的御剑飞行,恐怕都没有这么快吧?!
这玩意儿要是应用起来,整个大唐,还有哪里不能去?
然而,钦天监众高层对此,早就是见怪不怪了,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接受了这个设定。
说白了,就是朝着那个方向一直在做的!
做成了,只会觉得有成就感,而不会觉得有多么的神奇,因为,他们都完完全全的知道其中的原理。
最多,也就是感叹一句蒸汽机所能释放出来的能量,顺带膜拜一下李贞。
能够将这玩意儿设计出来,皇帝陛下真是太牛逼了!
“你说的有道理。”
李贞听到梁月初详细的解释,也是连续的点着头,认可了他的话,旋即又道,
“不过,用铁窗应该也是不可取的吧?不论是从造价,承重、设计,好像都不太能够接受。”
他倒是见过带铁窗的交通工具,那就是装甲车,咳咳哦还有,在一些科幻电影里头,可移动的铁窗铁门也是挺多的
那看上去很酷炫,但一看也就知道了,那玩意儿,也是高科技的产品啊!
第一次工业革命尚在发力的大唐来说,这实在是太为难了
“是的,我曾想过设计铁窗,但实在是无法使用,想来想去,还是只能用封闭式的车厢,这样最保险。”
梁月初轻叹一声,似乎有几分挫败感,他又道:
“不过,我还是留了几个气孔的,可以保证车内的通风,即便是要运送军人,有气孔在,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光线会比较暗。”
设置几个排气孔,保证里面的人不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憋死,这已经算是梁月初能够想到的最佳办法了。
不得不说,他的方案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其实也就是车厢里头黑了一点而已,军人嘛,克服一下就可以了,这些都是小问题。
至于运货,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缺陷,只不过,以他的能力,已经无法解决了。
“陛下您看,您是不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梁月初忍不住问道。
他们钦天监的人,都是有点迷信李贞的,要不是因为对方是在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