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有什么危险,相反,还觉得那是个不错的人。
对于多交个朋友,她是相当乐意的。
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唐晓晓一身轻松的回去了,就当自己多了一个笔友。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唐晓晓看着自己的弟弟长得越来越好看,变成了小孩子那胖乎乎白嫩嫩的模样,天天乐得合不拢嘴。
小孩子真的好好玩,逗他的时候,也会咿咿呀呀的回应。
“娘,他腿上好有劲儿啊。”唐晓晓举着自己的小手,乐呵呵的说道,“刚才他蹬我手那两脚,劲儿好大。”
李英秀笑了起来,说道:“那是你弟弟吃得好。”
“咱们家的日子现在好过了,我吃的好了,奶水也好,孩子就长得壮。”
提到这个,李英秀就想起来以前:“咱们家以前的日子跟村里人都差不多,你爷爷奶奶啊,不管是我还是你大娘二娘生孩子,都是紧着让我们吃的。”
“就是他们自己宁可吃得少一些,也会拿着家里的粮食去换东西。没有肉,就给我们换红糖。”
“我们坐月子的时候,那家里的鸡蛋都是不卖的,给我们留着吃。”
“爷爷奶奶真好。”唐晓晓双臂交叠的趴在桌子上,小脑袋枕在胳膊上,幸福的瞅着自己娘感叹着。
“娘,那以前的大娘二娘为什么还要那样呢?”唐晓晓不解的问着。
李英秀轻叹一声:“人啊,得知足。”
“有些人,总是喜欢得寸进尺。”
“我知道,我知道。”唐晓晓举着小手,兴奋的说道,“做人要知道感恩。”
“诶,对。晓晓说的对极了。”李英秀笑呵呵的点头附和起来。
后山村的日子算是平静的,但是在京城,却是被愁云笼罩。
镇国公府内,镇国公夫人忧心忡忡的看着自己的夫君:“你要出征?”
“嗯。”镇国公缓缓点头,简洁的给出了答案。
镇国公夫人自然知道自己夫君的为人,前方战事吃紧,她夫君断然不会在京城安稳享乐。
“只是,我听闻,这次的战事不同。”她担心自己夫君就算是上了战场,也没有办法扭转战局。
“我这次要请高人出山。”镇国公说道,“你帮我打点行囊,我明日一早便出发,随后,到战场与大军会合。”
镇国公夫人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安静的给自己夫君打点好一切。
这么多年,她夫君南征北战,她早就习惯了。
只是,无论多习惯,她夫君上战场,她每次都会提心吊胆。
刀剑无眼,纵然她夫君武艺超群,那她也没法放心。
更何况,他们的儿子还在的话,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