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次来看,他居然要花大钱谋个甘军提督,提督固然说起来是个一品。但那有什么实权?荣禄是做个十多年西安将军的人,最是明白。粮饷控zhì
在督抚手里,没粮没饷的兵就是摆设,哪里有弄个实缺的藩台、臬台实惠?而且文官也清贵些,将来升督抚甚至进军机也更容易些!
既然他愿意当这个提督。索性就支持了他。将来一旦袁世凯有不臣之心,有庄虎臣这个能打的。兴许能让袁世凯不敢轻举妄动。而庄虎臣僻居西北苦寒之地,很难轻易做大,董福祥在甘肃和新疆那么张狂,可到了北京不也什么都不是吗?难得太后又宠爱他,上次他制止了醇王他们杀洋人俘虏的举动,给光绪也消弭了灾祸,就算太后死了,皇上再次亲政,也不会动摇他的地位。但是汉人权力过大,毕竟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不是满州子弟太不成器,说什么也不会让汉人执掌大军的。
荣禄既想用庄虎臣又想防着他,就动了心思,举荐庄虎臣去参与议和。这个和不管议成什么情况,割地、赔款这些事情自然是少不了的。不管庄虎臣在谈判桌上在能争取,多少也要给洋人赔些个银子地,只要和议一成,庄虎臣在汉人心目里的民族英雄形象立kè
就毁了,汉奸的帽子自然就扣在头上,将来就算有一天庄虎臣起了贰心,想造反的时候,也号召不起天下汉人支持,当年吴三桂不就是个例子?大清朝自然还是正朔,自己那个没出世的外孙皇帝位置自然是稳稳的。
杨士琦把荣禄的心思都被猜透了,最后他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大人,方今之时,外臣只有手握重兵才是自保之道,大人只有先求自保,才有进取之阶,以大人之才,年时间必能训出数万雄师,凭此实力,纵横天下四百军州谁能阻抗?若大人去议和,必为天下诟病,李中堂不敢行大举,一则性格使然,再则甲午年之败是其二,可最让李中堂担忧的就是《马关条约》!李中堂在日本被人打了一枪,可李二先生是汉奸之说还是弄的天下皆知,哼,一个戏子杨三晓得什么?必然是后面有人唆使若大人去议和,地不割尚有可能,但是不赔款怕是不成,到那时候,汉奸之名必起,大人声誉必然被玷污,将来若天下有变,怕是大人举大事难成
庄虎臣知dào
他说地有道理,对自己来说,把议和这个差使想办法推掉倒不是什么难事,反正洋人邀请去议和的是李鸿章,又不是自己。林雷然后立kè
去甘肃上任,凭借西帮财力作为保障,加上自己的手段,年训liàn
出个几万精锐怕是不难,只要把军队训liàn
到“中**团”这个水平。三、两万人自然就可以把满清朝廷地百万大军扫干净!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留着那些汉奸做什么?都杀了不是更爽利?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