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城外,日军严阵以待,因为长期缺乏足够的食物显得消瘦、憔悴的士兵,一个个眼睛充血,一万多人结成四个阵列,骑兵则隐藏在步兵阵列的后面,炮兵在步兵阵列的缝隙里架设着步兵炮和速射炮。
日军中下级军官们握着闪亮的洋刀,端坐在西洋高头大马上,但是因为本身个子矮小,而那些原本彪悍无匹的阿拉伯战马也因为没有精料的喂养,显得有气无力,尽管如此,日军还是显示了决死一战的勇气和必胜的信
日军的愤nù
绝对是有有理由的,半年艰苦的战斗,十三万人的伤亡,基层指挥官更是换了几遍,陆军大学毕业的军官死伤殆尽,现在中下级军官基本上都是由军官短训班和速成班里出来的,日军的战斗力已经比开战初期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好容易要获得胜利了,而原来一直拒绝参战,数万大军在东北作壁上观的甘军这个时候,居然大大咧咧的要来拣便宜了,盟友的背叛是日本人最不能接受。尽管甘军从来没有承认过和日军是盟友,但是日军的粮食、弹药一直由甘军提供,所以日军也一直拿甘军当做准盟友,而现在这个盟友翻脸不认人,这让日军上下顿时萌生了被欺骗的屈辱感,现在日军觉得甘军比旅顺城里的俄国人可恨一万倍。相对于日军上下的同仇敌忾,甘军则是一个个面无表情,一部分人负责警戒,大部分的人则在用沙包构建简易阵地,重炮则摆在阵地的后方,炮兵则井然有序的调教着射击诸元,甘军上下没有半点大战即将来临的慌乱、紧张、兴奋、血脉贲张的样子。似乎是一群在庄稼地里干活地农夫。大炮和机枪则是他们摆弄惯了地锄头、镰刀。
甘军一线阵地上,机枪的密度大的令人发指,不到一千米地正面阵地。马克沁机枪就摆了六十多挺,还有几十门的速射炮,而后面的重炮则更是多的夸张,从七十五毫米口径地速射炮直到三百八十毫米口径的岸防炮。都张着黑沉沉的炮口,如同一群群的钢铁怪兽。
乃木希典和一群日军的参谋从望远镜里看见甘军不停的忙活,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对面的清国士兵绝对不是原先印象里的那些双枪兵,和甲午战争时候的淮军完全是两回事。日军地参谋都是陆大毕业的,而且和俄国人打了半年仗,不算是菜鸟了,从望远镜里看见甘军地行动速度和整体调派,就能判断出。对方是一些根本漠视生死,把打仗压根没当回事儿的兵。这样的军队往往比那些热血翻涌,嗷嗷叫的野兽部队战斗力更强dà
,如果说日军是猛兽,那么对面的部队则是一群老练的猎人。野兽的利爪和獠牙无论如何不是猎枪的对手,对面这支气质沉静的部队更是武装到了牙齿。
“八嘎,清国真是太富裕了!”一个参谋看着甘军阵地上密密麻麻的机枪和重炮,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