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稀罕,或者哪怕送了也没用。只要有点什么大动静,哪怕是千里之外有人升了官,或者哪里换了个官,家里都会紧张好几天。会不会有人翻出来?会不会再提起来?
做官除了风光,更多的是危险。可是她心里确实也有争一争的想法,她总是会想着,万一呢?要是万一敬宗有官运呢?他能行呢?冯家已经准备好了,有冯家帮忙,敬宗这条路会走得顺利得多。
这个念头折磨着她,也同样折磨着吴老爷。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总是想着要给子孙挣下一大份家业,这一点上他比他爹做得更好,吴家在他手里变得更好了,更大了。虽然他有三个儿子,可是吴冯氏教得好,三兄弟一直非常和睦,他想,就算他和吴冯氏都不在了,有敬泰在,吴家还是会越来越好的。
小时候他爹教给他一句话:人的命,天注定。有多少福寿都是老太爷定好的,人要是贪心,多享了不该享的福就要遭报应的。
他只相信凭自己双手挣来的东西,天上掉金元宝这种好事他是不信的。他不是那种为了一点好处就能卖祖坟的人,他什么时候都记着自己后头还有一个家。这么些年,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从来没想过能靠着谁一口气飞上天。
所以吴冯氏跟他说这个事的时候,他头一个想的就是:怎么找他吴家的儿子?冯家没儿子了?
这是不可能的。吴冯氏出门前她大哥就有两个儿子了,一嫡一庶。这些年单她爹这一房,三个儿子都有孩子了,就连这次来送顾氏的冯四家里也有四个孩子,一个嫡子,三个庶女。再说敬宗的学问再好,那也是冯家送来的先生教的,送来的先生都这样,总不见得冯家现在的先生不如送过来的这个吧?至于天资,敬宗是他的儿子,他看着当然觉得好,可是凭良心上说,也不是什么七岁能文的天才。就是个一般孩子,懂事,知道上进,别的没了。
冯家绝不缺孩子,更不会缺能往上送的去争那个好前程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冯家大爷让冯四从吴家带一个走就难说了。
吴老爷倒不是觉得冯家会害吴家,很可能是冯家大老爷觉得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带上吴家一个孩子不算什么,是客气的。
另一头,他觉得吴家在冯家眼里,大概还是有点价值的。
这些年他也明白了,虽然不知道冯家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自从他们搬来后的这几十年里,是相当低调的。据吴老爷所知,冯家并没有在搬到这里后大肆添加什么家财,冯家人还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外头,而不是自己住的这个小地方。
跟这样的冯家比,吴家自在得多。他吴大山买地卖地,从来不须小心在意或者避人耳目什么的。或者冯家就是看中这个了,吴家可以往外跑,可以光明正大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