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说那儿子十分的不成才。他这把年纪再想要生孩子已经很难了,不管如何,哪怕是只让他认下儿子也是好的。
可她却不知道大老爷家乡到底是在哪里,只记得大概是从北边小镇出来的,家里是卖布的。可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段这个姓氏也不是什么少见的。怎么找大老爷让她犯了难。
于是她就在当初老太爷他们住的那条街后边租了间小屋,跟儿子一起住在那里。她身上的首饰都是好的,虽说大老爷带着行李箱子先走了,可是她的屋里还有两个小箱子放的是她随身的东西,里面也有一些金银。
她知道自己这辈子都寄在儿子身上了,只要儿子是好的,不愁大老爷不认他。所以下死劲的让儿子念书学习,她自己却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儿子身上了。她怕儿子日后回了段家让人瞧不起,就想方设法的要让儿子吃穿上都像个少爷,给他买丫头婆子小厮,事事让人侍候,不肯让他干一点活。还特意给他取名叫‘浩乡’,她听大老爷提过家里这一辈的孩子中间是‘浩’,‘乡’自然就是家乡了。她用这个名字来告诉男孩让他记住,他要回到他爹的家乡去,回到他的家乡去。
后来家里钱花完了,她宁肯自己出去给人洗衣服干活也不愿意让他出门做事。
这些年他们也一直想找大老爷,可是她一是不肯再去见以前认识的人,怕自己以前的事让儿子蒙羞,二是她现在也去不了那些酒楼之类的地方,毕竟没钱谁搭理她呢?
所以只能托人打听:北方人,姓段,家里做布的生意,挺有钱。
她托人打听就要花钱,有那南北两边跑的走货的愿意替她打听,一来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有的没打听出来就实话跟她说了,有的却拿话吊着她,从她这里骗钱。一开始她手里有钱倒好说,后来钱花没了自然就没多少人愿意帮她去找人了。
前年这女人死了,男孩让他娘管得是出个门连东西南北都不认,除了念了一肚子书外别的什么都不会干,亏得他还有一个老妈子,一个丫头,一个小厮。三人签的都是死契,对他也算死心踏地。以前是婆子跟那女人一起洗衣裳接活养家,现在女人死了,婆子年纪大了,那小厮就出去给人干活,丫头在家洗衣裳外带侍候他。
段浩乡虽然人有些呆,可是运气不错。去年段浩方就回到这边来了,不过那次他就在这里留了不到一个月就又走了,等他走了以后,小厮才打听到有个北方来的姓段的老爷,就是以前住在前面那个大房子里的段家人,他赶紧回去跟段浩乡说,段浩乡就跺脚,哭道:“我找了一辈子爹,又错过了!”
他要死要活的,丫头婆子小厮就一起哄他,好不容易哄回来了,说既然‘段老爷’这次来了,那说不定还会来呢?下回他再来立刻就去找他!
这一等就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