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杀死比尔?”丁昆与王易闻言都是一愣,一齐转目望着王大胖。
“没什么,没什么,是我一时口误了。”王大胖慌忙掩饰道,他急急低下头,假装埋头研读剧本,心中却是暗自惊叹,“靠,丁昆这家伙,居然这么快就鼓捣出《杀死比尔》的窍门来,而且还把它的叙事手法,运用到《荆楚争雄记》当中。”
所谓《杀死比尔》,是昆丁继《落水狗》、《低俗小说》、《杰基布朗》之后的第四部导演作品,因为前一部电影《杰基布朗》的失败,让昆丁足足沉寂了六年之久。而《杀死比尔》,就是昆丁在这六年中思索总结得出来的作品。
《杀死比尔》的故事非常简单,讲述的就是昔日曾隶属于杀手组织一员的女主人公如何逐一杀死比尔的手下——同时也是自己过去的同事,最后连杀手老大比尔也一起干掉的故事。这种老掉牙的复仇故事,早已被千百个导演翻来覆去拍了不知dào
多少遍。即使是一般的电影观众,也能猜得出这种故事的模式:先是讲述恩怨情仇的缘由,然后是描述主角几经辛苦终于脱困,并苦练绝艺千方百计准bèi
复仇,最后则是干掉仇人大仇得报。但是,昆丁果然不愧为鬼才,他把如此普通的,直线发展的故事砍成了十段,然后再以非线性的方式把故事重新排列组合,又在每一章中揉合了不同的类型片风格……这样一来,本该是俗套无比的复仇故事,在昆丁的重新拼凑之下霎时间变得层层叠嶂,妙趣横生,无论是票房跟口碑,《杀死比尔》都取得了极为理想的成绩。
而《杀死比尔》中那种把直线的故事砍成十段,然后再重新排列组合的叙事手法,居然被丁昆运用到了《荆楚争雄记》的改编当中!这种别开生面的叙事手法,当然不被还没有看过《杀死比尔》的王易所接受,即使是知dào
《杀死比尔》这部电影的王大胖,也同样大吃一惊。
《荆楚争雄记》的故事内容,是讲述主人翁却桓度因家族灭亡而亡命天涯,历经劫难,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孙子兵法》,于是借机伪装成大兵法家孙武,投靠吴国,借助吴国的力量以报大仇的故事。这种复仇模式的故事,早已被王易之前的武侠小说家重复过千百遍。王易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在旧有的题材元素上作出了与众不同的翻新与糅合,把历史、军事这些以前很少人用过的元素,大胆创新地添加到武侠小说中去。
而且,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一点,是王易把一种似是而非,疑似真实的八卦,加入到他的武侠小说中去,比如说在《荆楚争雄记》里,却桓度伪装成历史上的军事大家孙武,做了孙武在历史上一切本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小说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并没有因为孙武是假的而有任何改变——比如说,历史上的孙武,最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