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尊重民意,动不动撞柱以死明志,檄文折子写得个个刚烈无比,叫过来却一问民生三不知。”
“案子出了,不是叫你去平反,是叫你去查,可你们查都不查!上来就是一套趋利避害的大道理,你们说历朝列代哪个不是这样做的,只要天下太平,我教百姓一旦外邦打来了,只要躲在女人裙子下面就万事大吉了——你们教得好啊!”
“老子在前面带着将士们上阵流血,打赢了就歌功颂德,万一打输了教燕军南下屠了炀陵,你们是不是还要抱怨是朕和那些流血的将士们激怒了北燕所致?总要找个靶子罢了,左右落不到你们这些官吏身上……今日献女人,明日献同胞,他日割土献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你半截身子入土了还不明白吗?!”
整个文渊阁静得连根针落下都能听得见,薄尚书跪伏在地上,全身不住地颤抖着。
良久,他才语气艰涩道:“臣……臣请告老……”
“不许走,这桩案子审完,你才能上路。”封琰淡淡道,“散了吧。”
子时已过,闻人清钟出了文渊阁,走到外面时,发现一片霜从天上飘摇落在他脸上。
这大约是入冬的第一片霜了。
他凝望着乌沉沉的夜色,不知对谁低声说了一句。
“……好吧,是你没看走眼,算我赌输了。”
第72章 日出
——不语, 今日的公卿才子中,可有看中的?
——祖母,我不急, 等阿姐遇到好的了再给我挑一个。
——瞧瞧这孩子,就爱粘着姐姐。不言,你呢?
——长辈明鉴,今日列坐之公卿,看似满堂金玉琉璃、实则一片土鸡瓦狗。我秦不言要的夫君, 必是君子朗朗,如日月入怀,上无愧天地,下不负黎民。
——你这哪是挑夫君, 分明是挑明主。
吃饱喝足的老猫不晓得主人的心事,蹬着两条肥腿拱进她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趴下。
掌灯的老嬷嬷见夏洛荻坐在廊下, 便给她披了条厚氅, 道:“娘娘, 都落霜了,怎么不进屋歇着, 动了胎气可怎么好?还是在等什么?”
“嗯。”
嬷嬷心道她莫不是在等陛下, 又见她抬头望着皇城上苍茫的夜色,道:“我等天亮。”
“老奴不明白, 给娘娘拿个手炉来。”
入冬了之后,天上的星星就越来越少,乌沉沉的夜色绵延向日出的放心, 仿佛长夜难明, 永无尽头。
不一会儿, 堂外有脚步声门口徘徊了一阵,最终还是推了门进来。
封琰进了院门,一眼便看见坐在廊下的夏洛荻。
她整个人裹在大氅里,显得颇为纤细,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