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容易的活,俩人一副架,早晨到地里先放池子。
就是把大土垄用工具耧平摊开一部分,按照参地要求,土层要够一定厚度。
之后用铁锹,在池面子上,按照一定行距挖沟,深度以五六公分为宜。
若是不施肥,就可以直接把参栽子摆在小垄沟里了,株距根据参栽子大小来定。
参栽子越大,株距越远,参栽子越小,株距就可以适当近一些,要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
参栽子摆好,再覆盖一层六到八厘米的土,就可以了。
这是正常的栽参程序,而那些要施肥的试验田,则是在摆参栽子之前,多了个撒肥覆土的过程。
这样一来,栽参的速度就要慢一些。
当然,二大队有的是人手干活,慢点儿就慢点儿吧,谁也不在乎。
只要人参产量增加,这点儿人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栽参这个活是倒着干,干活的人前头摆个特制的方盘,方盘两端各伸出一节木方。
木方的长度,跟池面子宽度相同,木方上头,还钉着两根短木方,这两根短木方的长度一般是六寸,也就是行距。
这东西,参业行话叫制子,就是专门用来衡量行距的。
每次用力在池面子上一按,留下印记,拖动的时候照着印记来,就可以准确把握行距,不至于俩人你这边宽我这边窄。
制子上的方盘,主要作用就是放参栽子。
就这样,两个人一边栽参,一边拖着制子倒退,一天大概能栽十五到二十丈。
当然也有干活快的,许世彦前世的时候,有两口子一天能栽五十丈。
放到眼下,那是不可能,生产队大帮轰,谁肯出那个力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商议看参
参地一栽上棒槌,就必须有人看着了。
“小许啊,叔找你商量点儿事。”
刚栽两天参,从山上回来,于守广就叫住了许世彦。
“你看,小黑河那边,你能不能上去看参啊?
主要是吧,今年咱队的参地分两下了,二号桥这头还得两年才能拔营,小黑河那头也得有人管着。
我琢磨着你看参有经验,要不你上去?”
于守广可不是没人用,才来找许世彦的。
如今的看参可不是以前了,大家都抢着干呢。
山上有地枪有拉炮,看参不难,还能挣高工分,谁不乐意啊?
可有一样,别人不行,没狗。
二号桥那头还剩八千多丈呢,山上总共五六条狗,根本不能分开。
各家各户的狗没看过参不顶用,再说了,如今养狗的少,一家顶多养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