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怒汉》每个翻拍版本的背景案例, 都会根据本国的社会现象进行改动。
例如俄版, 陪审团讨论的案子是车臣少年涉嫌谋杀俄罗斯军官养父, 侧重点在阶级和党~争;日版则是柔弱主妇被控杀死前夫,体现女性权益的保护。
而唐湖手里拿到的剧本, 就非常具有……“华夏特色”。
光看提纲加部分人物和台词介绍,就足以提炼出“拜金女”、“吊丝前任”、“富豪新欢”等关键词,随便组合一下都是引爆互联网的社会新闻。
而且这次的国内改编, 是继日版之后第二个在陪审团成员里加入女性角色的, 矛盾重点在于,该如何看待一个虚荣拜金的女性杀人犯。
“我看完了。”
半个小时后,唐湖从中抽神抬头:“……您认为我适合哪个角色?”
陪审团成员当中只有两个女性,一个是身份成迷的7号陪审,似乎觉得拜金女有罪但不应该被判刑;另一个是11号陪审, 强烈支持嫌疑人入刑。
理由相当耐人寻味:拜金女的存在是给整个女性团体抹黑, 如果她没有接受该有的惩罚,会引起道德滑坡, 以后其他清清白白的女人更会遭受非议。
韩导顶着一颗熠熠生辉的地中海脑袋,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问:“你对这个背景案件有什么看法?”
“……如果说不同社会阶层有什么共同敌人的话, 那就是一个自身道德有亏的女人了。”
在这个剧本里, 所有设定为底层出生的男性人物都对拜金女抱有极深的敌意, 认为她一定是杀人犯, 民粹主义体现的淋漓尽致, 完全忘了嫌疑人跟他们同样是平民。
在大部分底层男人眼里, 女人不是生物,而是资源,而且自己越穷对资源的渴求程度越大。
韩荞听她这么直白,忍俊不禁地弯起眼睛:“这个案件改编自真实新闻,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剧本选取的每个矛盾点都非常有争议,只是演员本身的批判意味过浓,就不容易入戏了,年轻演员很难演好自己并不认同的角色。
唐湖从他脸上看出这点顾虑,故意挑了个最难的:“11号,她的思维模式很有意思,我虽然不认同,但出演这样的角色更有挑战。”
尽管在看剧本的过程中就想冲进文字世界左右开弓抽她五十六个大嘴巴,但能将一个自己都看不惯角色演好,才考验本事。
韩荞笑着侧头扫了单国飞一眼,才说:“其实我觉得‘7号’更适合你,现在的场地不适合表演,可以等你回来再决定,你几号返程?”
他没看过唐湖的作品,但人家因为一通电话就取消机票跑过来,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干就送回去,至少给个试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