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兵发日本(2 / 3)

是进攻方,日本是由4个大的岛组成的,海军占据优势的话,敲下敌人一块地盘还是可以的。

这次朱定海选定的目标是日本的长崎。

1570年开港的长崎港成了面向葡萄牙的贸易港口,大量的西洋文化流入了长崎。其后,荷兰和中国的商人也来到长崎进行交易。

现都上船之后,朱定海下达了起航的命令。

300余艘战舰,护送者近千艘运兵船,浩浩荡荡的从釜山出发。向着长崎杀去。

万历二十年(1592)初,丰臣秀吉在的长崎作为日本的最主要的一个通商城市,总结来说就三个字“贼有钱”。

既然要抢劫那就整一笔大的,好让蒙古和后金相信日本遍地黄金。

对强盗来说,钱可比空话有用多了。

至于那些西夷商人的死活关我我什么事?

“挂,朝鲜水师的旗帜,我们出发。”等所有的士兵正式发布命令,出征朝鲜。侵朝日军共计十八万余人,舟师数百艘,分为九军,四月十二日在朝鲜釜山登陆,分兵北犯朝鲜。

间接的导致建奴反叛。开启了辽东百姓的屈辱史。

这次从釜山出兵报复,也算的上是一种因果了吧

鸭绿江西岸,数十万大明百姓冒着严寒正在紧急的忙碌着。

尽管后金和蒙古人已经被赶入了朝鲜,但是主力犹存。

再加上现在的坑爹运输机制,根本不允许大明在边境这边部署几十万的部队。

为了避免对方狗急跳墙。朱定国只能下令修建防御设施。

这次修建的防御设施不同于大明以前的城池。

而是采用了西方的棱堡技术。

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

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这样的棱堡虽然在重炮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对于缺乏重火力的蒙古人和建奴手中,绝对算的上一道坚固的防线。

修建棱堡的百姓大都来自于金复二州。

自从苏破虏在金州立足之后,每天都有被建奴欺压的百姓逃到苏破虏的地盘,

直到苏破虏主动放弃地盘和蒙古人一起进入朝鲜,苏破虏的地盘中已经距离下不下百万。这些百姓大部分都是大明的百姓,还有还有少部分是朝鲜人。

现在算是农闲的时候,与其让这些人躲起来休息还不如让他们赚一点过冬的粮食呢。

热闹非凡的工地,自然引起了对方探子的注意。

明朝修建防御设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平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