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打(2 / 3)

数万大军,每天的消耗粮食都是万斤起步。再加上淡水,蔬菜,燃料的消耗,整只大军每天消耗的物资不下十万斤。

海运虽然消耗比较少。

但是相较于陆地运输来说,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相当的不稳定。

大海无情,鬼知道,啥时候会出现台风,暴雨呢?

即便是后世的钢铁巨舰,在大自然面前都是那么的无力。

更别说现在的木质船了。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可能的储备更多的物资,以保障大军应对风险的能力。

虽然朱定海自信5天之内就能踏平西夷在台湾修筑的凌堡,但是凡事求稳,怎么不得以此带过去15天的物资以防万一

时间一晃3天就过去了,没有多少煽情的废话,朱定海就带着大部队踏上了征程。

台湾方面。

虽然荷兰人的台湾总督,因为之前的大战,可能进了某条鱼的肚子里面,但是台湾的荷兰人并没有慌乱。

威廉·奥龙多,接过热兰遮城的指挥权。

深知大战不可避免的威廉·奥龙多一方面派遣威廉·奥兰多携带使者前去大明求和。试图拖延大明的进攻的步伐。

另一方面,趁着明军未到来之际,向东亚地区的其他荷兰人求援,同时大肆掠夺周边百姓的物资。

同时指挥当地人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

当密探传来大明各个港口整个疯狂的装填物资的时候,威廉·奥龙多就知道此战不可避免了。

“所有人即可撤回来。”

随着威廉·奥龙多命令的下达,所有的荷兰人都在有条不絮的撤回热兰遮城。

一同带回来的还有大量的物资。

“大人,这些物资还没有统计完成,但是就我们目前统计的物资来看,粮食足够我们吃2年的了,火药稍微少一点,但是也足够我们坚守1年的了。”

“把所有无关人员赶出去。”

以前的时候,为了维持保证明朝的商人能来这里进行交易,

荷兰人还是相当的注重声誉的。

尽管心里看不起这些大明的商人,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特意针对大明商人。

但是现在大战在即。

为了避免明军里应外合,同时加大明军的物资消耗,威廉·奥龙多只能把这写财神爷也给清理了。

“打什么打?不就是一块荒岛吗?有啥可争的?大家做起了喝喝茶,谈谈生意一起赚钱不好吗?”

无数的荷兰人抱怨到。

他们远道而来,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打仗。

现在战事一起,他们只能待在这里不知道要损失多少金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