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火炮专家(2 / 3)

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

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铁模的特点是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用一工之费而收数百工之利”,“用匠之省无算”;

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铸型不含水分,少生气孔,用后收藏,维修方便,如果战时紧迫,能很快投产以应急需。”

“好这个办法好,这是令牌。拥有此令牌可以调动京城火器局,所有的人力物力,你们一定要早嘴短的时间之内把合格的铁炮铸造出来。”

随着大明的发展,火炮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

铜的延展性要比铁好,铸造起来工艺更简单,抗拉性也好,不容易炸膛,但是铜贵啊!

每一门铜炮,都意味着大把大把的银子。

而且铜还是铸造货币常用的金属。

大明的铜矿并不是很多,用来铸造钱都不够,更别说火炮了。对此朝廷官员早已不满。

如果不是这些年因为海军朝廷从海洋上获取了足够的利益,再加上朱由检罢免了不少建议缩减火炮的官员,不然朱由检早都被这些人烦死了。

“谨遵陛下命令。”

“好了下去吧。”

“来人,派人暗中检查,如果发现,谁故意捣乱的,立马向我汇报。”

自朱由检登基以来,虽然大明变得更加强大了。

但是这可是踩着既得利益者们的身体上变得强大的。

作为既得利益的代表,满朝文武,虽然对朱由检敢怒不敢言,但是在规则之内背地里的小动作还是会做的。

譬如朱由检京城火器局需要1万斤的煤炭,户部虽然不敢缺斤少两,也不敢以次充好,但是拖延几天时间还是做的到的。

这个托几天,那个托几天,最后可是严重的影响了朝廷的进度的。

铁炮之事,关乎国运。

每多拖一天,朝廷就要花费更多的钱在铜铸炮上。

如果是以前的话,朱由检可以不在乎,但是随着移民的进一步加速,朝廷的支出越来越大。

朱由检也想过很多办法的筹钱,也在不同的地方试验过自己想法,但是除了国债之法外,其余的办法作用微乎其微。

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因为朱由检的改革,触动了很多有钱人的利益,

这就导致大明有钱人和朱由检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隔阂。

很多人都怕借出来的钱如同肉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