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哈哈笑道:“好,那我便等着看你的表现。走,咱们去喝几杯酒,预祝你此战马到成功。”
……
滁州城城东十五里处有一座小山。说是山,其实只是几座海拔只有一百多米的小山包。江淮之地本就是丘陵纵横之所,高山其实没几座,大多数的山都是海拔在五百米以下的一些小山。譬如滁州城左近,往东南是马鞍山,西边是琅琊山,大多也只是海拔不高的小山。只是东南之地的小山大多树林茂密风景秀丽,所以即便山不高,却也颇有些名气。
但滁州城东这几座小山却籍籍无名,在滁州当地人的口中,这三座土山包有个不显眼的名字叫做东关山。这名字起得随意,大概是因为地处滁州东关而得名。三座山包呈品字形排列在滁州城东之地,是滁州城东边的一道小小的屏障。
此时此刻,这东关山三座山包形成的低洼的峡谷之中,安庆绪和严庄带着三万五千名最后的叛军便聚集在这里,将狭小山谷塞得水泄不通。
五日前,安庆绪和严庄率军抵达了滁州城下,他们本打算攻下滁州城打通通向巢州庐州的通道,他们希望能占据巢州庐州一带,利用当地鱼米之乡的资源落足。
但是,攻下滁州可不是说说而已,特别是在目前这种人心惶惶士气低落的情形之下。滁州的城防虽不坚固,但还是完整的。城中的守军显然也有了防范。所以虽然时间很紧急,急于要攻下滁州东去,但叛军还是要事前做好准备。他们没有任何的攻城器械,只能就地取材重新造云梯等攻城的器械。
然而滁州城东的这座小山虽然树木苍翠郁郁葱葱,但却并无适合制作攻城器械的材料。这里也有竹子,但却并非是那种高大挺拔的毛竹,而是一些细细小小一丛丛像是灌木一般的罗汉竹。这些竹子粗不过拇指,高不过一丈,根本就不能取用。用做观赏编织倒是不错,用来造器械却是痴心妄想。所以叛军不得不舍弃竹子这种最廉价合用的材料,转而砍伐树木。但江淮之地的树木却又低矮的很,树木腐朽生虫扭曲无形的居多,刺槐枣木之类的木材潮湿坚硬,根本不利于打造器械。正因如此,大大的拖慢了进攻的时间。
耽搁了两天后,好容易打造了五百架云梯,打算次日一早攻击滁州。然而天亮之后,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到了军中,四万神策军骑兵如神兵天降,抵达了滁州城下。一只一万多人的骑兵兵马像是一柄利剑切进了叛军和滁州城之间,彻底将叛军进攻滁州城的通道切断。品字形的三处山谷的出口也各有一万骑兵驻扎在山口外,叛军的三万五千兵马一夜之间陷入了天罗地网之中,成为了瓮中之鳖。
得知大军被围困于此之后,安庆绪惊慌失措,他预感到了自己末日的来临,当天上午,他叫来严庄商议对策,严庄又能给出什么样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