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现世各种饺子馅五花八门,于笑还吃过宁海汤包,就是用咸菜炒扁豆做的,味道十分好。说到这个,她又不禁想起宁海的豆腐饼、卷麦筒、蒜头烤土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请于奶奶做一做这些。
于奶奶自是不知道这个孙女的想法,说到咸菜炒扁豆,这个还是可以满足的,她道:“那明天终于就做这个。”
于笑一听:“我跟着您一起做,学一学。”不然下乡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不知道怎么生活。
于奶奶满意道:“行。”她别的不敢说,可一手的厨艺那是大队里出了名的好。
晚饭后,于笑和于茉莉把小背篓抬了过来,她把香烟分给于爷爷、于大伯、于三叔,其中于爷爷两包,这让于爷爷心情大好,因为在孙女心里,说明他比较重要。
然后又拿出红糖,让于奶奶给于大伯母、于三婶和郑小兰泡着喝。最后拿出糖和饼干,平分给了大伯家的大堂哥于向荣、堂弟于向党,三叔家的堂弟于向前、于向进、还有堂妹于茉莉。
于笑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共花了50个好感值,结果一波要回来了,晚上收获了100多个好感值,加上之前的,现在有223个好感值了。不得不说,这次好感值给的最多的就是于爷爷、于大伯、于三叔以及堂哥堂弟,所以,有血缘关系在的好感值,加持的最快了。
转眼间,于笑在于家生活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里,她跟着于奶奶学包饺子、做馒头、也细心的学烧火、做饭,甚至时不时的给大队的小朋友一点糖块、饼干快,好感值已经刷到536个了,不得不说,从小朋友身上刷好感值真是太快了。她从供销社用一分钱买了水果糖,然后把水果糖敲碎,用糖块刷小朋友的好感值,非常的方便。虽然动机不纯,但其实也公平。
今天就要下乡了,于笑昨天就把行礼收拾好了,一条薄被子、一条厚被子,厚被子是于奶奶向大队里的人家买的棉花,东拼西凑给凑出来的,只有六斤棉花。
此外,于笑还有两身换洗的衣服,那都是原主以前的衣服,于笑这段时间没买衣服,一则带来带去麻烦,还不如直接到下乡的地方再买。二则于奶奶会担心她乱花钱。
于奶奶把一个小背篓拎了过来:“这里面放着两罐咸菜炒扁豆、10个咸鸡蛋、一罐萝卜干、两罐蒜头烤土豆,可以放在火车上吃。”咸鸡蛋是于奶奶腌制的,家里没有鸭蛋,就用鸡蛋了。说起来,于家人也很少吃到咸鸡蛋,因为一则鸡蛋要去供销社换钱,二则腌制就这么一小个,不够吃,还不如放蛋汤。
于笑背着书包,再背上小背篓:“奶奶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到了下乡的地方,我就给你们写信。”
于奶奶点点头:“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就写在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