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研究?”苏哲疑惑,这个明显偏现代的词汇,他还无法理解。
“哦,你可以理解为专业性人才。”
王康解释道:“简单讲,盖一间屋子,你觉得简单吗?”
“其实不简单,”
王康自顾自的道:“这里面就需要很多人的配合,很多专业性的人才,最初的设计……”
“我们要建造怎样的房屋,民建,还是其他?民建又是多少人住,有多大的建筑面积,又有多大的使用面积?”
“这个屋子怎样能住的最舒适……设计完成,开始施工建造,需要打地基,需要泥工,瓦匠,需要工头指挥,需要有人监督,需要验收……”
“这每一步,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最终这个房子建成,”
王康沉声道:“建房子是如此,一个封地的发展也是如此,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各色的人才!”
“这也是我办学的目的,为我新奉县,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封地,才是我需要的封地!”
“才能让新奉县成为我富阳伯爵府崛起的基石!”
王康这一番话,再次给了苏哲极大震动。
一个建房子的理论,基本已经表达清楚,细思恍然。
苏哲有些明悟。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相当先进的思想,不止是打破常规,更是结合实际。
大有作为!
虽然生在腐儒之家,但苏哲并不是迂腐之人,相反他很善于变通。
又很好的保留了君子之风。
而这也是王康看重的原因。
他讲这么多,就是要给苏哲指一条路引,让他明白自己真正的想法。
才能更好的实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来自前世的王康,更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他才会如此上心。
良久,苏哲才是开口叹道:“外界传言表哥只会败家,投入巨资建设一个贫瘠之地,最终只会败光家产,一事无成……”
“曾在家中,也多有听到,说表哥不懂学识,不识大字,只会花钱败家,有失门风……如今看来,倒是他们眼拙……”
“只是拙见而已,”王康笑着道。
“不,表哥刚才这番理论,已经非是治封地之计,而是治国之策!”
苏哲沉声道:“一个建房理论,由浅入深,多少人能知,又有多少人能懂,若是外公能知道表哥这番作为,也定然会叹服不已!”
“外公?”王康冷笑一声,“还是算了吧,外公思想如朽木,不训我大逆不道,就算少高香了!”
王康对母亲那边亲戚,外公一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