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夸大,而是楚国的国情就是如此!
战争给人们带来不好的情绪,又是在这种引导渲然之下,他们对楚国没有一丝好感,更没有归属感。
分封体制之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楚国这个概念太大了,所以对楚国归属感很少,只是对所在诸侯国强烈一些。
如今所在诸侯国也没了。
那就都没了!
这时,就需要一个好的例子来对比衬托,这时王康的军队出现了……
敌军进城,他们极其慌张,惶惶不可终日,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轻则烧杀抢掠,重则直接屠城。
这是战争中时有发生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发生了。
他们预想中的并没有发生,别说烧杀抢掠,甚至连打扰都没有。
是的,这些士兵们都不进他们的家门,一粒米,一碗水,一针一线,都没有拿过,给了他们极大的尊重。
这些士兵驻扎街口,张贴告示,告诉他们不要害怕,不要紧张,只要你们不找麻烦,那麻烦也不会找到你们。
有人安耐不住,上街了。
他们见到了这些士兵,然而他们很友好的冲着他们微笑,示意他们不要害怕,没人会伤害你们……
军民关系就这样改变了。
他们发现这些敌军并不是说说而已,根本就是这样做的。
他们正常的生活没有被打扰,他们也知道了更多。
原来这都是来源于敌军统帅,是他的约束,是他的命令。
敌军一个五千人将侵犯了一个良家妇女,直接被斩,这给人极大的触动。
三不原则,传开了。
这让人们有种不可思议之感,在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仁义之师?
对于饱受压迫的楚民,这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然而真的发生了。
这种优待,竟然是来自敌军。
而这支敌军还做了一件让他们大快人心的事情。
就是那些贵族享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这个世上贫富差距永远存在,财富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只不过在楚国,这种差距更大一些,更极端一些。
用王康的话说,抢这些平民有什么用,他们都是穷光蛋,米缸里都没有三升米。
有这些贵族足够了。
这些种种,更是衬托出了楚国的问题,人们的心态转变了,他们认可了这支侵犯的军队,甚至有人还想着,他们怎么不早点来?
如果是在他们的统治下,那民众们生活的可能会更好!
最简单的就是普通百姓。
无论是哪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