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亦非
据《人民网》报道:“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在中国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农村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其人数已达5800多万,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这一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引起了中国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根据中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农村留守女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
女作家、诗人西篱的长篇《雪袍子》中的主人公,14岁的少年周忻,便是这不幸的留守儿童中的一个,他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在贵州农村,成年人基本都去广东打工。上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下到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都是小学生与中学生。学生们并不热学习,最大的愿望是赶快读完初中,拿到毕业证之后去广东打工,“初中不毕业,打工不挣钱。”类似的标语在贵州农村比比皆是,农村教育的维系目标仅仅是让孩子们在学校呆到初中毕业罢了。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监护,农村儿童的教育基本都荒废掉了,可以说中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几代农村人为代价的,打工毁掉了中国农村的未来与幸福,中国农民打工所收获的微薄的收入,大多数是用来修建贫民窟一样的砖房(这些砖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居住问题,反而侵占了不少耕地),不是用来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打工,农村的土地大面积丢荒;因为打工,农村少年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抢劫、杀人、进入黑社会的现实很普遍。
问题少年赵贵欺负了周忻,周忻在反抗中将赵贵推翻在地,头上磕出了鲜血,周忻以为打死了人,逃离学校,一路南下去广东寻找他的父亲。在一路流浪到广东,在广东的过程中,周忻被坏人抓起来,被迫行窃,他因此认识了一些小伙伴:雅克、阿黄、阿星、北川……雅克的父亲忙于恋爱,没空管他,阿黄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也不曾管他,阿星年纪小小就要卖报纸,北川是流浪儿童,都是没有父母之爱的不幸者。这些农村、城市的“留守儿童”误入岐途,带来了社会问题。他们没有本该得到父亲宠爱的童年,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步一步远离正常家庭与学校,在城市的底层讨生活。
《雪袍子》关注的主人公是留守儿童,但它是一本成长。人一生中最苦闷绝望的不是成年之后,而是少年时期,在这个关键的青春发育期,人最容易绝望、自杀、畸变……雅克属于对底层非常好奇、逆反于家长的类型,阿黄属于自暴自弃的类型,北川属于不知何去何从的类型,只有贵州高原来的少年周忻是一个上进少年的形象,这与他当教师的爷爷的影响有关系。在一路浪流的过程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