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还看今朝> 第91章 赴京

第91章 赴京(2 / 3)

后是一群带有浓烈卡通色彩学生形象的图案。

又比如“友情长久,唯有美酒”,“战友,走好”,“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配图则是一群依依惜别的退伍军人。

比如:“劳逸结合,生活更美好”,“不见,不散”,配图则是一群搭着衣衫下班的工人。

光是这些人物图像设计,沙正阳也是绞尽脑汁,甚至还专门到嘉州的汉川美院去请了专业人员来帮助设计,为此付出了三千块钱的劳务费。

考虑到这个时代过于超前的那些段子未必会被广大群众接受,所以沙正阳也有意调整了语言,使之更符合这个时代特征,所有的图案背景均是以精品东方红和陈酿东方红酒瓶和标识来展示,格外醒目。

东方红酒业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章都已经在三天前拿下来了,这也意味着终于可以以这个名字来打广告和对外营业了。

何维是新招进工业公司的高中生,他爹是乡财政所的出纳,高中成绩不咋地,复读了一年也没能考上大学,所以只能灰溜溜的回家,在家闲了一年,最后走后门进了工业公司,然后就被发配到红旗酒厂来了。

这小子头脑瓜子也挺灵活,也能吃苦,毕竟是农村里出来的,沙正阳安排他跟着宁月婵跑,很快就熟悉起来。

宁月婵本来和他父亲也挺熟悉,也算知根知底,所以也比较放心。

火车哐当哐当的在铁路上奔行。

从汉都到京城,火车要三十多个小时,沙正阳已经对这种绿皮快车有些陌生了,前世中印象里长途出行,要么飞机,要么高铁,甚至高铁都很少,现在却要乘坐这种绿皮车,还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了。

这几十个小时对沙正阳倒是一种休息。

这段时间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头脑,他都累得够呛。

在没有汽车的时代,一切都要靠两条腿,公共汽车和自行车外加步行,就成了主要的交通方式,县里、镇上、厂里,还得时不时去一趟市里,这累得真的和狗一样。

好在一切都在慢慢走上正轨。

前两年酒厂的每况愈下也让厂里的工人们有了很深的危机感,尤其是在厂里停产之后大家各自回家,一个月百十块的工资没了,那份滋味可就不一样了。

红旗酒厂的工人大多都是来自南渡本乡以及周邻的乡镇,基本上都是多年一直在厂里干活儿的。

挨家近,农忙时还能请假回去插秧子打谷子,家里有个啥事儿也能照应,所以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比远天远地去沿海打工强多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外地打工,家里老婆偷了野汉子,自己被带了绿帽子都不知道,这种事情在内陆农村里不少见,能到乡镇企业里干活儿,都算是能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