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发现,那些庞大的军队每个个体看起来都是那么真实可信,运动轨迹毫无违和感,一点也看不出来大部分其实都是电脑制造的假人,因此当时那个场面也就更加地震撼人心。
这项专利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也不需要担心会出岔子,因此也就被沈欢放入到了缓冲时间中来。
当然,电影除了科学技术的运用外,演员的表演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说实话,沈欢的这部新电影对于演技的要求并不是出类拔萃的那一种,但那是对于别人。
对于沈欢来说,这部戏的表演难度同样也不低。
沈欢在这部戏中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他需要扮演两个角色:一个角色,自然就是他在剧中所扮演的男主角身份,一位下肢瘫痪的退役军人,另外一个角色,则是“让人感觉想要亲近的美国男子”。
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市场定位以及他的显示身份所导致的一个问题了。
这两方面要是统一还好,要是不统一,那就真是令人头大,而现在这场戏就是如此。
就这场戏来说,因为角色定位是一位被社会所抛弃的退役军人,所以角色自身肯定是带有对于社会的不忿和愤怒的,同时也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让他的这种和周遭人不同的感觉要更加明显。
总的来说,这个角色应该是那种人群中的一匹孤狼,要遗世独立,要有那种“周围那么热闹、我却如此孤独”的感觉。
对于沈欢来说,表现出这点并不难,但难就难在他还要“让人感觉想要亲近”。
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从逻辑上来说就不通畅,也是表演的难点。
很多人都觉得演员是工作很简单,照着剧本和导演的演就是了,就像种地一样,种就完事了,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演员也是一个很需要脑子的工作,就比如说沈欢现在所面临的这种状况,就需要演员自己去琢磨该怎么表演。在这一点上,他们倒有点像是科研工作者,碰到了一个问题,然后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是对于真正的演员而言,一些碰到问题不解决,甚至就连台词都懒得背,直接“12345678”后期配音的就算了,毕竟什么行业都有认真工作和混事的人。
然后沈欢琢磨出了一个法子来。
他的这个法子,概括起来,就要是那种让观众感觉就住在你家隔壁,曾经是个很好相处的朋友,但因为遭遇而变得让人感觉想要继续亲近却又有点不敢、让人觉得为之心疼的感觉。
这样的角色侧写一出来,表演逻辑上就顺畅了,只是在表演层次和难度上,自然就几何倍数地增加了。
不过这对于沈欢来说还行。
他在斯坦蒙图喊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