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1 / 3)

这次的文章一发出来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话题。

【世界的另一面v:#校园暴力受害者梁宁宁有错吗#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我总会想问:校园暴力什么时候才能消失?

得知这件事始末的时候我是震惊的,我很难想象一个高二还未成年的女孩子在经历过冷暴力、孤立、虐待和多次性侵后,她是怎么支撑自己下去的。

如果是她自己跳的楼,那也许是最后一次的勇敢了。

我看完了宁宁的整本日记,如同亲眼看到她从希望到最后绝望,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当她的救命稻草,但没有任何人伸手,这个才刚刚17岁的女孩子在自己最好的年纪就消逝了。

同学的孤立、家庭的悲剧、老师的禽兽,所有的所有综合在一个人的身上,如果是我恐怕早就疯了。

可梁宁宁不同,她一直希望自己考上好大学,离开这个对她充满恶意的校园,只是到最后,这个信念也不足以抵消她受到的伤害了。

校园暴力一直存在,我也清楚,很多人至今走在呐喊的前沿,微博上也不止一次曝出这样的事情,每当这时候我们总是谴责那些人,到最后,往往事情沉寂下去,一切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该做的还是会做的。

同样是未成年,梁宁宁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个世界灿烂地活着,而如今,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法律保护的却是杀死她的凶手。

也许大家会说,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单单冷暴力她一个人,这种受害者有害论实在是太常见了,扪心自问,就因为她自卑、她懦弱就该被欺负吗?

到底是谁逼死了梁宁宁一个花季少女,我想说,每个人都是凶手,没有你们的话、行为,造成不了现在的后果,也许你不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你却改变不了给她施加压力让她对世界产生绝望的事实。

踩着人命过得那么好,你们晚上不会做噩梦么?

也许会被请喝茶吧,但我还是要问一句——

到底是未成年保护法,还是未成年犯罪保护法?】

因为此时已经是傍晚了,大多数人都已经下班,或在公交车上,或在地铁上,刷微博已经成为每一个上班族每天必做的事情,理所当然地看到了这篇微博。

梁宁宁是谁?

好像是前段时间坠楼的那个女孩……

怎么又和校园暴力扯上了关系?

他们疑惑地往下看,越看越震惊,几乎抑制不住心底的压抑无奈。

尤其是当看到文章末尾附上的图片时,已经瞪大双眼,半晌后满腔怒火。

图片上的日记中稚嫩的笔记、跳跃的符号,从对新班级的期待到生活的绝望,不过是还没到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