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铁血山河志> 第475章 出身决定命运

第475章 出身决定命运(2 / 4)

曹继武也不再有所保留:

“目前前线交锋,西宁王的对手,是两个矿工和一个豆干郎。广西的这个矿工,已经被消灭。广东的那个矿工,仍然在逍遥地享受荣华富贵。而湖广前线,却是洪承畴。当年的洪家,也是穷的叮当响,小时候的洪承畴,以卖豆干为生。

西宁王同样出身贫寒,冒着杀头的危险,以贩盐为生。而曹继武,家境也不富裕,小时候经常帮母亲采桑,帮父亲牵牛。在大明时代,我们的出身,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如果不是大明自作死,现在的洪承畴,极有可能在泉州老家安稳地卖豆干。孔有德和尚可喜,可能在安稳地挖煤。而曹继武,可能在家安稳地种地。而盐却为官家专营,所以当年的李定国,如果被大明逮住,一定会被杀头。

按照时间的先后,是私盐贩子李定国,首先反了大明。所以,在大明被推翻之前,李定国的命运,一直掌握在自己手里。”

曹继武无比惋惜:“但是你们亲手把大明给推翻了,却不知道怎么管理,结果被大清钻了空子。这就说明,你们无法主掌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又把自己的命运,交还给了大明。而洪承畴、孔有德和尚可喜,却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大清。”

“说的太好了!”

二金又跳脚大赞,金日乐抢先嚷嚷:“如果萨尔浒大明不败,如今的三爷,有可能在琴海里打渔。”

“不错,如果大明不是自作死,现在的二爷,有可能在山里打猎卖山货。”

“一派胡言,出身下流,果然没什么见识,满嘴净是些低俗……”

卢莫渝话没说完,忽然看见李嗣兴眼睛发狠,似乎要吃了自己,顿时吓了一跳。

陕北千沟万壑,土地极为贫瘠,好地大多被士绅霸占,贫苦百姓手里,甚至没有地可种,还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因此当年的李定国铤而走险,跟随张献忠贩卖私盐。因为这个,小时候的李嗣兴,经常被官府抓去替老爹顶缸。所以他心中早把大明官府恨透了。因此李嗣兴对曹继武的话,并无芥蒂,反而对卢莫渝大为反感。他恶狠狠地瞪着卢莫渝,吓得卢莫渝躲在了沐天英身后,再也不敢露头。

小时候的洪承畴,家境勉强可以。但自从弟弟们出世,生活日渐紧迫,洪承畴不得已,辍学卖起了豆干。但洪承畴极为好学,经常跑到学堂偷听先生讲课,顺便卖豆干。

刚开始,学童们纷纷嘲笑洪承畴,洪承畴的生意,自然极为暗淡。那些学童大多是些富家子弟,衣食无忧,学习并不上心。老师出的对子,他们很难对的上。而洪承畴极为聪明,帮学童们对对子,但要求他们必须买自己的豆干。洪承畴暗中的对子,先生十分满意。学童们十分高兴,纷纷找他对对子,因此洪承畴的豆干生意,也是相当的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