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得了朱由榔,非常高兴。悠忽的实力,不容小觑,吴三桂也没必要和他死磕,于是带兵返回了昆明城。而悠忽的缅中王位,得到了吴三桂和‘简亲王’的承认,自然也是大喜过望。
孟养军民宣慰司,北接吐蕃,西邻印度,抚云南永昌府侧背,居缅中之巅。从孟养城沿江顺下,贯穿整个缅中,直通大古剌宣慰司入海。所以孟养城对缅中来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悠忽想要在缅中站稳脚跟,必须拿下孟养城。
吴三桂一撤,阿瓦城最大的威胁已除,悠忽便不把八旗军放在眼里。
但八旗军尽管只有五千人,可都是亲娘养的,一旦和他们开战,就相当于向大清宣战。惹上大清这只猛虎,悠忽还是心有余悸。况且刚刚和‘简亲王’达成了秘密协议,如果悠忽此时攻击,也将会落下个背信弃义的恶名。
但孟养城实在太过重要,悠忽垂涎三尺,做梦都想得到。山砍于是建议悠忽:先回蒲甘城,稳定后方,待八旗军走后,再杀个回马枪,抢夺孟养城。到那个时候,大清鞭长莫及,云南的吴三桂,和悠忽有君子协定,他悠忽就能稳稳当当地称王缅中。
事到如今,悠忽也只能按照山砍的意思办。
悠忽的撤兵计划,能不能顺利实施呢?
三兄弟自从回了孟养城,一直都在商讨对付悠忽的办法。
此时的孟养城中,有五千八旗军,白文选和马宝手里有一千人。自从七星关被二金招降,杨延寿就一直追随而来,但他手里只有三百人。加上精步营的弟兄,孟养城兵力不到七千人。
双方兵力,实在太过悬殊,除了曹继武之外,包括二金在内,精步营所有的弟兄,心里都没谱。除了精步营的弟兄之外,孟养城中,所有的人,都认为曹继武是个疯子。赵全水和四兄弟,把缅军要撤退的动向,实时地通报曹继武。
缅中纵横三千余里,如果二十万大军分散各地,收复缅中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目前缅军兵力集中,这是歼灭悠忽的最好时机。
于是曹继武下了决心,立即派仇士良,给悠忽送去一封文书,接着命令仇仕通:飞鸽传令给周崔芝,让他亲率南洋舰队主力,收复大古剌宣慰司,夺回缅中的入海口。
同时曹继武传下经略使大令:宣慰使府擂鼓聚将,孟养城中,所有的将领,不得怠慢,否则立斩。
八旗营中,堂堂大清简亲王和豫亲王,也接到了曹继武的令书。一个小小的千户,竟然给王爷下令书,几度顿时火冒三丈,要将令书撕得粉粹。
多尼却急忙拦住了几度,向他戳了戳令书上的印章。
这印章正是那枚便宜行事御赐金牌,这是西南经略使行署,大清皇帝亲临的凭证。几度定眼一看,顿时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