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尉缭,随后淡淡道:“是来查验的人?”
老头也不生气,只是目光在郭威面前扫了一眼,随后缓缓点头道:“怎么,信不过老夫?”
郭威也不搭话,反而进入内舍,将盛着樊於期的木匣抱出来,放在尉缭面前,后者刚伸手,却被郭威抬手拦住了。
“这位大人,你我素昧平生,不介绍自己?”
“老夫尉缭!”
尉缭?
这名字郭威当然听说过,这位可是大秦朝堂上威名显赫的大人物啊!在秦灭亡的两千年里,他的名气不但没有随着大秦的消亡而褪去色彩,反而在传言之中,越传越邪乎。
郭威激动的问:“大人是尉缭,尉缭子?”
子,是对圣人的尊称。
或者是对博学且闻名天下的智者的尊称。
尉缭闻听,嘴角扬起不易察觉的得意,但还是自谦道:“缭不过是个旅居之人,有些薄才被大王信任,愧不敢当。”
“大人说笑了,传闻您老出自鬼谷门下,是鬼谷子的嫡传弟子。仅仅是薄才,如何当得鬼谷门下出世之人?传闻大人精通兵法,星象,占卜,小子对大人提出的道胜、威胜、力胜颇有不解,还请大人指点一二。”
“小子,你算是捡着了。老夫跟你说,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但为了占领而屠杀,这根本就不该是一个胸怀天下的王朝该干的事。需要惩恶,才能让军队保持对于善恶的分辨,不至于为了军功而彻底迷失。”
“其次就是百姓乃天下根本,战端一起,百姓必然凋敝,如何保存百姓在战争之中最大的留存,这才是个帝国真正要学习的地方。”
“大人说的太好了,小子笃定大人的信仰之高,非寻常人能比。保住了民生,就是保住了国本。”
“对喽,就是这个意思!”
尉缭被吹捧地美了,眉毛都张扬着。他在秦国,贵为国尉,也就是执掌全国军队的大臣,遇到的都是一些不谙世事的杀胚,一个个以为武力能够平定六国,恨不得将六国之人都杀光。
他坚决不认同这种为了占领而执行的杀戮,说白了,他主张师出有名。
可惜,在秦国,这样的人太少了。加上他又是国尉,接触的都是军中将军,连个溜须拍马的人都没有。至于像赵高这等奴才相的家伙,哪怕是吹捧他,能吹出个啥来?
郭威对尉缭的感觉很好,尤其是后世对鬼谷子,还有鬼谷门派吹嘘的神乎其神,尉缭作为鬼谷中最出色的门徒之一,自然会被引起关注。
咳咳咳——
“大人,正事要紧,大王等着回话呢?”
赵高在边上着急,平日里尉缭这位大王跟前的重臣,对谁都不假辞色。
哪怕是国相